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的应对措施

2018-07-26汤烈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对措施

汤烈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情况对我国交流影响的越发凸显,其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内 容之一,对城市轨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一旦突发大客流现象出现,就会对城市交通的日常运作造成极为严重堵塞,进而降低整个城市轨道的运行效率。另外,在网络运营模式影响下,客流状况已经从传统单一性模式,转变为区域性模式,这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情况的改善作用极为明显。本文以突发大客流特征与简述为出发点,详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服务水平影响,着重探讨城市化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服务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突发大客流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019-02

1 突发大客流特征与简述

突发大客流,即指面对重要节日、大型活动,造成乘客滞留,最终导致突发大客流状况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重要节日而言,如清明节、国庆期间这种状况会更为明显。具体而言,不管是聚集性大客流状况,还是消散性大客流状况,所出现的范围都很小,主要表现为客流度在短时间内出现缓慢情况、车站空间拥挤、客流干扰现象极为严重等。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其线路一般都是与关键客流集散点所联系,如长途客运站等,亦或者活动量较大,较密集区域,如体育场以及商业中心等,这些区域一旦出现大型活动,势必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因此,这一状况,以予以充分重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于城市突发大客流状况予以及时控制,以避免问题发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客流量也呈现出不断递增情况,每个车站出现突发大客流状况的比例都会增加,在此情况下,则更应做好疏散与服务工作,以充分彰显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良好管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具体特征有如下体现:第一,最为主要凸显特征为客流量大,这一特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作造成很大压力,进而致使突发大客流状况变得难以控制。第二,集散时间集中,对于这一特征而言,会严重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疏散效率,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出现严重拥堵。第三,客流分布失衡,造成峰值突兀,使得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的应对难以找寻到突破点。第四,传递性特征。其虽具传递特征,但所能持续的时间却极为短,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影响作用较为低下。第五,因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而隐埋下的安全隐患。

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对服务水平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问题对城市轨道车站服务水平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甚至会导致城市轨道车站服务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绝对不可忽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问题对车站实际服务水平产生的影响。细致来说,若某一车站一旦出现突发大客流状况,势必会增加车站客流密集程度,使得车站空间实际承载量难以满足客流需求,甚至对造成车站内人挤人现象出现,致使车站内客流量极为缓慢,进而加剧交叉干扰问题,严重降低了车站环境的舒适度,使得乘客难以享受到车站内的高水平服务,并难以对车站的实际服务水平产生信任感。再者,若車站内滞留乘客过多,势必会对急需乘车的乘客产生影响,假设乘客到达车站时间过晚,而列车即将要开启,在这时车站内滞留乘客若过多的话,那么急需承车乘客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乘车,甚至会错失这列车,从而对乘客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除此之外,这一问题造成列车延误问题,由于车站内乘客的拥挤,对于下车乘客也会产生影响,使得下车时间增加,进而对列出出发,以及后续列车的停站造成阻碍,最终给车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小的压力。

对于列车延误情况而言,若不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延误问题获得缓解与弥补,就会衍生出其他问题,如整体列车运行时间全部打乱,以及全部延误问题等,所以,对于这一问题应加以重视。同时,因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发生站对运能的占用,在列车入站时,一旦出现候车客流大于下车客流状况时,就会对造成客流滞留问题,并且车站是一个不断迎接新乘客与告别旧乘客的场所,因此会有新乘客源源不断出现在车站内,假如车站内乘客滞留情况未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解决,就会进一步加剧车站内乘客拥堵与滞留现象,对于车站内服务水平的进步极为不利。显而易见,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现象会对列车正常运作产生严重影响。

3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的应对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的应对措施,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3.1 强化检票水平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现象的应对措施来说,强化检票水平是一种极为适用的方式,这一举措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现象产生缓解作用,使车站内滞留乘客能够逐步减少,进而为车站创造出一个较为宽松与舒适的空间,这样不但会对车站实际运作效率极为有利,也有助于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使乘客在内心产生愉悦与放松之情,而不至于因乘客密集滞留于车站现象,对乘客乘车效率以及情绪产生影响。细致来说,车站应合理增加购票渠道,以减少车站内乘客滞留时间,使车站内整体运作效率与质量获得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领域都受到了先进技术的良好裨益,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而言也不例外,为使乘客购票与检票效率获得切实提高,应在车站内运用先进技术,如手机过闸、APP预先购票等,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乘客购票效率,也能够减少车站人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2 重视疏导工作

若想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得到有效抑制,就万不可忽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将疏导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使车站获得较为宽松与舒适的环境,使乘客都能够准时、准点的乘上车,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运作也十分有利。因此,面对客流量较大情况,就应及时进行疏导工作,以避免客流叠加状况出现。主要疏导区域为站厅、出入口等,所以,相关人员应针对这几个关键位置,来实现对客流的疏导,让乘客能够尽快乘车、尽快出站,以对车站正常运行予以保障。另外,在开展疏导工作时,应注重警戒线以及导向牌设置等,并借助于广播等宣传方式,引导乘客在安全环境下实现上、下车,最终使交叉客流问题得以避免。

3.3 进行客流控制

进行客流控制,是抑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现象的一种重要方式,若实际疏导工作并未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那么可在此情况下,就可对客流进行控制,这也是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的一种根本举措。通过对控制客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车站内出现乘客滞留过多现象,以及乘客叠加现象,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运行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应遵循相关原则,可以利用隔离围栏以及调整通行方向等方式,来进行客流的有效控制,也可以通过只出不进的方式,对人员出入予以严格控制,进而使车站内客流量能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使车站内客流压力活动切实缓解,最终使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正常运作得到真正保障。

3.4 提高运送能力

提高运送能力对提高车站运行效率极为有效,也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获得大幅度缓解。一方面,在突发大流量状况出现时,可以借助备车,针对车站内实际情况。来增加临时列车,使列车运能可以得到提高,并有助于实现车站内滞留乘客的快速疏散,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获得缓解与抑制。

并且列车实际运送能力的提高,也能够有效彰显出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运作中的变通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运作也起到了极为显著作用。再者,在客流量较大区段内,也应调整列车运行密度,从而使列车运能提高来缓解突发大客流问题。

3.5 控制进站速度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而言,控制进展速度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由于车站内客流量的多与少,是难以实现有效预测的,所以,在实际疏散与控制中,为使乘客人身安全获得切实保障,应通过对出口与入口的关闭措施,来对部门乘客进入到车站的速度进行控制,以使车站内疏散时间得到延长,进而使车站内疏散工作的本质目可以快速达到。另外,在出现突发大客流难以控制的情况时,车站内相关工作人员、民警等,就应对乘客进行劝阻,以避免乘客大量涌入车站内情况的出现。对于控制乘客进站速度,具体举措有如下分析:第一,在突发大流量状况难以控制时,应对站内购票、站外客流予以控制,降低车站内客流压力。第二,在车站内付费区乘客滞留过多时,应对入闸速度进行控制。第三,在突发大客流状况出现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站内组织标准,可以利用封站的举措,对站外乘客进行予以控制。第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应运用互通体系,针对大型活动以及重要节日对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的影响加以预警,使城市交通轨道运作可以处于主动地位。第五,城市轨道交通应强化对公交与铁路等系统之间的协调,这樣在遇到突发大客流现象时,就可以做到交通分流,使突发大客流现象得到缓解。其六,城市轨道交通应进行安全应急体系的健全。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而言,应充分探析相应措施,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得以切实缓解。在重要节日以及活动阶段,加强对客流量的控制,提高运送能力以及重视疏导工作等,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状况可以得到真正缓解。

参考文献

[1] 刘亚苹,李杰,焦建红.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的应对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6(4):43-45.

[2] 冉晓夕.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 唐巧梅.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营组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 段力伟,文超,彭其渊.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8):79-84.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应对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