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机遇与挑战

2018-07-26李变芳

今传媒 2018年5期
关键词:出镜记者机遇挑战

摘 要: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出镜报道也受到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挑战,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出镜记者应该保持清醒的认知,找好自己的位置,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职业素养,学习运用新媒体技术,从受众对新闻信息需要的角度出发,为受众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出镜记者;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138-02

一、自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机遇

1.职业记者报道权威可信。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民众成为传播者没有门槛,这也就使得信息在丰富的同时也变得真假难辨,因此受众更愿意相信职业记者报道的专业的新闻消息。这不仅因为职业记者受过专业训练,拥有较高职业素养,还在于电视新闻记者是传统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记者的报道被广大受众信任,主要受益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报道的专业性以及严格的审核把关制度。

2.电视新闻是信息的筛选器。自媒体虽然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但是繁杂无序的信息常常会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这时候,传统媒体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它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筛选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給受众,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包含着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和时间性这些新闻价值要素,能够使受众在海量信息面前快速接收到有价值的新闻,从而不至于落伍于时代。

3.记者出镜报道更具现场感。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受众虽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却对信息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受众更乐意选择具有“现场感”的新闻报道。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是在电视新闻中,在镜头画面内进行现场采访的记者,记者在现场透过镜头作新闻报道,形成了记者与观众直接地、一对一地交流。这种报道方式相比较画面加解说的报道方式更有公信力和现场感。

4.出镜记者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报道全面。出镜报道是一项复杂的报道工作。出镜记者要想做好现场报道工作,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需要事先了解新闻事件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将事件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在报道中,出镜记者更容易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报道事实。而自媒体传递的信息是零散的、片面的、单个角度、甚至是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容易曲解事实,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当下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越来越高,而无论自媒体如何蓬勃发展,无论技术更新多快,出镜记者所具备的采访写稿能力,进入现场的能力,对事实的判断和客观报道的能力,都是其在不断变化地时代中不变的竞争力。

二、自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挑战

1.报道滞后于自媒体,出镜记者不能及时到达新闻现场。自媒体平台有很多,像论坛、博客、贴吧、豆瓣、今日头条、搜狐、网易、微博、微信等都是一种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是自媒体,借助平台传播自己的信息,就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出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会比记者更快传播出新闻的信息。特别是在重大新闻面前,传统媒体要做到深入报道,往往需要多方采访、综合信息才能完整的呈现新闻的来龙去脉,使得新闻事实环环相扣,而这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制作才能播出的。事实空白的时期,自媒体传播的新闻片段就更加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2017年,北京“红黄蓝”事件中,主流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声,事件在微博上发酵并且炒的火热,很多自媒体账号发出相关评论,占领了舆论阵地,涣散人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

2.报道传播渠道窄。出镜报道传播渠道主要是传统媒体。而在当下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受众更青睐于接收碎片化信息,电视新闻出镜报道主要在电视媒介播放,电视媒介不可携带、线性传播等特点限制了出镜报道的传播。

3.受众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媒体环境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信息选择的个性化愈加明显,而传统媒体向大众传播的信息,如果没有新意,根本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海量信息面前,受众对信息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出镜记者的要求变得更高。

(1)关注现场细节。新闻信息就是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段中,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而生动的新闻细节正具有这种特征。新闻信息中有了细节,能够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并且使得报道生动。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好的记者要像侦探一样留心细节,说明问题的细节能使稿件生色并赋予它现场实感。”出镜记者身处新闻现场,不仅要学会观察整体局面和事实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现场的细节,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2017年12月6号,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西成高铁通车这一新闻,一名女记者在报道时,画面一直停留在站台和车体上,尽管她同时用声音传递着首发高铁的其他信息,但报道依然显得平淡;同样是在高铁通车的出镜报道中,记者代纪玲抓住高铁通车给乘客发放纪念品这一细节展开报道,使得报道生动起来,更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同样是出镜记者,因为不同的观察能力,描述细节的记者更加容易令观众印象深刻。

(2)思维敏捷逻辑严密。在新闻现场做报道时,记者难免会遇到现场突发情况,这时正是考验记者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时刻。受众期待出镜记者能够在突发情况中保持清醒的认知,有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在复杂的新闻现场抓住最关键的信息报道给受众。

(3)口语表达生动。出镜报道能够吸引受众的又一重要因素,便是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白岩松有一段出镜报道是站在“欢迎再到北川来”的横标前完成的,当时他这么表述道:“在平常的《新闻1+1》节目结束时从没有用过一段语言来收尾,但是当我们结束对北川的采访将离开北川县境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牌子,在平常的日子里,它只是当地一个带着热情的客套话,欢迎再来北川,但是今天老北川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欢迎天下所有的客人,将来也只会以地震纪念馆的方式迎来天下的游客。但是,我们又会充满着一个期待: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北川在县境处摆放出这样一个牌子。”这一段成功的出镜,就是白岩松敏锐地捕捉到了在平常看来极其普通的横标这一信息。使横标上的文字赋有双重信息,这一生动的表达深得观众之心,同时也将观众拉入了语境当中。

(4)口语表达贴近受众。新闻舆论工作要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贴近群众,新闻语言同样不能偏离群众。新闻报道的受众广泛,受众层次丰富,更容易并且乐于接受浅显通俗的口语表达。如果都是官话套话,受众不仅会厌烦,还会对新闻报道失去观看兴趣。

(5)出镜记者应该拥有较强的现场把控能力。出镜报道不能是记者声音加现场画面的简单结合,若仅仅是这样,完全体现不出出镜报道的优势。一直重复观众可以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或者记者所说的信息在画面上根本体现不出来,就是将现场画面和记者报道完全分开了,这是出镜记者缺乏对新闻现场把控的表现。拥有现场把控能力的记者善于运用现场丰富的画面元素,能够使观众置身现场。在现场直播中,更善于根据现场画面及时反应。

三、自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的发展方向

1.将自媒体平台作为获取新闻线索的工具,并调查求证。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该主动融合新媒体,不仅仅要把新媒体变成传播工具,更要用新媒体发展自己。近年来,很多傳统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都源于自媒体的报料。后真相时代下,网络最先报料并传播,传统媒体报道跟进,成为两者结合常见的新模式。

自媒体发布新闻速度快,影响力巨大。但因为源头良莠不齐,十分容易让假新闻泛滥。再加上社交媒体传播的不可控,导致受众无法鉴别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虽做不到立马奔赴现场,但因其对信息进行把关,保障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塑造了自身的公信力。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由信息发布者转变为信息检验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发展。

2016年2月6日,上海女网友发帖称自己春节前去男朋友家乡江西过年,被第一顿饭吓到而逃离。后该帖子在各大社交媒体发酵,引发巨大争议。2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辟谣称,经查,“逃离江西”的女网友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名已婚妇女徐某某,因春节前夕和丈夫吵架,不愿意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在家,于是发帖宣泄情绪。该事件被列入《新闻记者》2016年十大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2015年6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指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众多案例足以证明,自媒体影响力之大,其传播劣势与之伴随,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应该介入并矫正自媒体传播,占领舆论阵地。

2.关注受众需求,报道最有价值、受众最关心的新闻事实。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大庆典以及突发事件中,出镜记者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向受众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实况,带领受众感受、参与新闻事件。

出镜记者是现场与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受众通过出镜记者这座桥梁到达新闻现场,感受真实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成为受众接受电视新闻信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了解到的事实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时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以满足受众想要亲临现场的心理需求,缩短受众与现场的距离。

3.出镜记者应顺应媒体技术发展,掌握全媒体应用技术。出镜记者在面对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要做到融合自媒体的优势,利用自媒体快速、互动的特点,使自身的报道更加准确、完整、富有新意。

2016年,360度相机、VR、H5等新设备和技术在两会出镜报道上被大量运用成为焦点,H5、数据图表等可视化报道在两会期间的表现也可谓相当出众。在2017年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还看今朝》节目中,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准确之余,也使观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发展,令国人自豪和惊叹。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和新媒体技术的合作,也便成了内容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合作。

自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仍有不小的机遇,出镜记者应扎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优势,并且积极融合新媒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这样便能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下找到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理,黄绍菠.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J].商,2016(33).

[2]雷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转型实践探究[J].业界研讨,2017(15):32.

[3]周婷.自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功能探讨[J].传播经纬,2014(8).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简介:李变芳,女,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出镜记者机遇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报道技巧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