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尤伯杯

2018-07-26姬烨

新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陈雨菲双打单打

姬烨

尤伯杯半决赛,随着李雪芮的回球出界,中国队与泰国队激战5盘,还是以2比3输给了东道主,自1984年参赛以来首次无缘决赛。泰国队在主场球迷的疯狂呐喊中冲入球场,只留下李雪芮独自落寞离场。李雪芮伤离600天,伤愈复出不久,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役中国队3盘女单皆墨,暴露出女单的短板。

单打下跌

纵观本届尤伯杯中国队的表现,女单“小花”担纲主力,半决赛前,小将陈雨菲、何冰娇、高昉洁以及压阵的李雪芮都遭遇了失利。

与泰国队的半决赛,女双两对组合顶住压力保持全胜,但女单却不尽如人意。第一单打陈雨菲世界排名第五,面对此前曾四次击败过的拉差诺,先赢后输,未能打响头炮,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霸气。

第二单打高昉洁世界排名第32位,面对比自己排名高出21位的妮查恩也略显稚嫩,同样先赢后输。在双方大比分战成2平之后,原本被当作“救命稻草”的李雪芮没能力挽狂澜,面对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让世界排名第22位的布沙楠在第二局以20比7获得赛点。

主动揽责的李雪芮体现出老将的坚守与担当。年轻的双打组合陈清晨/贾一凡、汤金华/黄雅琼在队伍总分落后时,顶住重压取胜,帮助扳平总分;陈雨菲、高昉洁都是先赢一局,但在对方主场且如此重要的大赛中,还是交了学费。

赛后,单打主教练夏煊泽坦言:“尤伯杯半决赛单打丢了3分,说实话,我的心情很不好。但客观地讲,我觉得陈雨菲、高昉洁的整体发挥还是不错的,基本把她们平时训练的水平都打出来了。”

夏煊泽对3场单打逐一分析。他认为:“陈雨菲第一局赢了,后两局对精力的分配、调整还是出现了问题。第二局开局她有一个多拍之后的得分,本来是很长气势的,但是陈雨菲随后连丢几分。第三局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分数被拉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总结的。”

其次是高昉洁。夏煊泽说:“她在第二局16比14领先后,被对方连得5分。虽然她思想上很严谨,但在战术执行方面还是有欠缺。20比19的时候,因为对方擦汗,比赛停顿了很长时间。我们也提醒高昉洁坚决执行战术,但接着对方打出一个滚网球,高昉洁的心态受到影响,之后输掉。在临场遇到困难如何尽快解决这方面,我们的队员有所欠缺。”

在这场半决赛中,作为三单出场的李雪芮两局速败,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夏煊泽表示:“李雪芮这场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没有把战术安排得很细。比如第一局受风向影响,在11分间歇的时候,她就感觉自己出球特别慢,球打不出去,而对方的来球就很猛,让她很难受。”

虽然李雪芮输了球,但夏煊泽对于她在本次尤伯杯中的发挥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李雪芮起到了老队员的作用,给年轻队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本次尤伯杯赛,中国队共派出了4名女单,但原本应该出任第二单打的何冰娇在小组赛第二场输球后,再没有被派上场。对此,夏煊泽解释说:“按照我们赛前的计划,何冰娇应该在这次比赛中主打第二单打,但在训练中,她的脚踝受伤,停练了一段时间。直到来曼谷后才恢复训练。小组赛安排她上了两场,但从她的临场表现看,脚伤还是有一些影响,经过综合考虑,后面没有再让她上场。”

夏煊泽表示,通过这届尤伯杯,尤其是这场半决赛,发现了队员很多具体的问题。他说:“陈雨菲进攻的突然性和跑动能力虽然在这次比赛中有进步,但是关键时刻,需要她用自己的得分手段去得分的时候,这一拍的绝对威胁还是不够。高昉洁身高臂长,头顶杀斜线这一拍也有一定的威胁,但在小球的处理上、战术的执行上还是有欠缺。”

双打抗压

相比于三场单打的失利,中国女队两对双打的表现可圈可点。双打主教练张军特别称赞了第二双打汤金华/黄雅琼。他说:“黄雅琼一直主攻混双,因为备战尤伯杯,才让她和汤金华配女双。半决赛,她们的对手虽然目前是泰国第二双打,但就实力而言,应该在第一双打之上,只是因为其中的沙西莉膝伤休战了一段时间,排名掉下去了。面对这样的对手,汤金华/黄雅琼在第一局24比26失利的情况下还能顶过来,最后逆转取胜,我认为她们确实表现得非常好。”

谈及第一双打陈清晨/贾一凡的表现,张军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在第一单打输了之后上场,我能感觉到她们很紧张。但是,她们通过在场上一分一分去拼,慢慢把状态找回来,最后拿下了比赛。”

张军总结说:“年轻队员有实力,但是缺乏在大赛中及时调整应变,从而发挥自己实力的经验和能力。陈清晨/贾一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了进步。黄雅琼和汤金华重新搭档,在比赛中证明了她们是目前中国女双最有实力的组合之一。”

中国羽毛球女队,特别是女单实力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从里约奥运周期就已见端倪。中国女双自1992年以来从未缺席奥运决赛,从1996年开始垄断金牌,里约奥运会竟无人登上领奖台,女单同样没有拿到一枚奖牌。

里约奥运会之后,李雪芮的受伤,王仪涵、王适娴、于洋、田卿、赵芸蕾等人退役,一批20岁左右的新人被推到第一线。虽然双打努力延续着优势,但在群芳争艳的女单赛场失去顶级对抗实力,在团体赛中也失去了往日的强势。

换血的代价

2017年苏迪曼杯,女单、女双和混双表现不佳,中国队未能实现7连冠。如今的尤伯杯,全队10名运动员,7人是第一次参加尤伯杯,只有李雪芮、汤金华有过以主力身份参赛的经历,是一支缺乏团体大赛经验的年轻队伍。团体赛比单项赛难打,每个人上场,都肩负着全队的使命和希望,一人的输赢很可能影响全队的成败,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赛前已经预料到以年轻队员为主的女单要面临大挑战,但对泰国队三盘全部失利,还是让人颇感意外。

中国队被淘汰,日本队以3比1击败韩国队闯入尤伯杯决赛。放眼世界羽坛,中国女单的主要对手中国台北的戴资颖、西班牙的马琳、印度的辛杜、泰国的拉差诺以及日本的山口茜和奥原希望都是20岁出头。在雅加达亚运会和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队特别是女单的形势非常严峻。

从男队在2014和2016年连续两届汤姆斯杯无缘冠军,到2017年苏迪曼杯丢冠,再到如今打不进尤伯杯决赛,中国羽毛球队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遭遇了层层险阻。

夏煊泽和张军多次提到“比赛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只有失败过,才能学会成功,而且会成长更快”。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落后于外国队伍,然而低谷并不是末日。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队也曾陷入老队员退役、新人上不来的局面。1993年,李永波出任副总教练,着手培养葛菲/顾俊、叶钊颖、董炯、孙俊等年轻队员,教练班子也进行大调整。虽然在1994年汤姆斯杯赛上负于马来西亚队,未能进入决赛,女队丢掉了保持10年的尤伯杯,当年年底的亚运会上,7个项目没有一项进入决赛,但他们没有放弃,卧薪尝胆之后,在1995年将处于鼎盛时期的印度尼西亚队拉下马,首次夺得苏迪曼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菲/顾俊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中国羽毛球就此走向巅峰……

如今的中国羽毛球形势极像那个年代,需要凝聚力量,重整旗鼓,提升实力,铸就属于新一代的辉煌。

猜你喜欢

陈雨菲双打单打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陈雨菲 中国一单成长记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篮球单打冠军
“虚拟的自己”成情敌,企业高管追爱路上自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