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探究

2018-07-26杨冉

今传媒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信

摘 要:2017年,陕西省内高校新媒体运营情况发展迅速且良好,总阅读数共计4736.6万次,已经形成一定的传播合力,头部高校公众号运营持续领跑,运营者已具备主动策划活动意识和原创意识。但高校微信长期存在数据为0的公号,存在吊车尾现象;同时省内高校运营“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活动策划频次和内容生产程度有待提升;高校新媒体运营仍存在不规范乃至身兼数职现象,领导重视程度亟待提升。应加强高校新媒体负责人员运营意识,同时官方公众号应与各级部门联动主动策划相关活动扩大影响力,在内容设计上围绕用户需求增加内容形式并完善相关运营制度和激励政策,力争在校内形成新媒体矩阵传播合力。

关键词:陕西高校;微信;传播现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29-02

一、陕西省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发展现状

根据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陕西省教育新媒体年度报告》显示,在2016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为期一年的数据监测期中,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共收录92个陕西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读数共计4736.6万次,点赞总数为89.86万次,共发布文章21512篇。

在为期一年的收录期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家高校的微信平台运营分别以837.48、812.45、775.64的平均传播指数位列前三,领跑全省高校微信运营。同时,高校官方微信存在长期数据为0的公号,存在吊车尾现象[1]。

2017年,陕西省高校微信公众号共产生50篇阅读量4万以上的文章,阅读量10W+以上的文章9篇。10W+中,西北工业大学3篇,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各2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各1篇。文章议题主要围绕“本校特色”“科技”“品牌建设”等展开。9篇均为高校的原创文章,凸显高校新媒体运营团队在选题策划、内容生产等方面的生机与活力。

说明:因相关统计平台原因,10W+阅读量以上文章只显示为100001,不显示具体阅读量。

二、陕西省高校新媒体运营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日,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针对陕西省高校新媒体运营人员进行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包括陕西省内985、211院校9人,普通高等院校31人、职业院校新媒体运营人员14人,共54人,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问卷54份,有效问卷54份。

(一)存在问题

1.985、211高校运营数据领跑但差距较大,省内高校“两极分化”严重。在收录的92个陕西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周平均阅读量在1000以上的公众号只有7个,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均为985、211院校。在这7个公众号中,数据差异也较为明显,最高周平均阅读量为3011.98,最低为1008.62,相差近2000次。周平均阅读量低于100的公众号共有31个,最低仅为0.22,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2个,职业院校19个。

为期一年的数据监测期间阅读总数在100万以上的公众号共有12个。其中,985、211高校7个,普通高等院校5个。阅读总数低于1万的公众号5个,均为职业院校。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陕西省内985、211院校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领跑,但省内运营“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2.运营者已具备主动策划活动意识和原创意识,但活动策划频次和内容设计程度有待提高。调研结果显示,27.7%的受访者所运营的公众号频繁主动策划活动,64.8%的受访者所运营的公众号偶尔策划活动,还有7.4%的受访者表示所运营的公众号从不主动策划活动。在内容来源上,有42.6%的受访者表示所推送的文章均来自于原创,有48.1%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原创,小部分转载”。

在内容设计上,“文字+图片”进行排版的使用率为100%,“文字+图片+视频”进行排版的使用率为48.1%,“文字+其他形式(如H5等)”进行排版的使用率为20.3%。

数据表明,运营者已具备主动策划活动和视觉丰富意识,但策划频次和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待提高。

3.运营不规范乃至身兼数职现象仍较突出,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亟待提升。66.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位有运营新媒体的详细规章,另有3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位没有新媒体运营的相关规章。在没有新媒体运营规章的受访者中,16.6%来自于985、211院校的受访者;50%的受访者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另有33.3%的受访者来自于职业院校。

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位领导特别重视新媒体运营;6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位领导一般重视新媒体运营;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位领导不重视新媒体运营甚至认为多余。54位受访者中的37位表示自己并非专职运营新媒体,而有其他工作兼任;只有17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专职运营新媒体。

数据表明,运营不规范无规章现象存在于陕西省内各种层次的高校内部,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大部分运营单位的领导对于新媒体运营的重视程度不足,亟待提升。

(二)解决对策

1.加强新媒体运营人员运营意识和相关领导新媒体认识程度。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媒体作为宣传学校特色、扩大学校影响力的主战场,已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一所院校新媒体运营的好坏直接决定该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同时,新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传播本校重大事件、回应舆情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运营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新媒体运营意识和运营思维,同时需要加强相关领导对新媒体的认识程度,上下联动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

2.与各校或校内各级部门联动频繁主动策划相关活动。在微信公众平台主动策划相关互动活动在增加用戶使用粘性、增加关注度和阅读量、扩大公众号及院校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官方公众号联合外校或校内各级部门在微信公众号中举办互动性质的活动,既有利于公众号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氛围。

3.围绕用户需求,增加内容形式。原本以“文字+图片”进行排版的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用户对视觉、听觉和思维功能的需求。2016年,VR(虚拟现实)、短视频、动画等新技术开始频频得到应用。2017年人工智能又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直播和视频将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打形式。短视频APP“抖音”的爆红即可证明这一点。如何在高校新媒体运营中加入更多有趣新鲜的形式以吸引用户互动是每一个新媒体运营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大学生的兴趣点,构思策划一些能够引起大学生共鸣的板块,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本校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2]。

4.明确自身定位,尽快制定新媒体运营详细规范和激励政策。规范化制度化运营有助于保障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和效率,同时安排专人运营保证了新媒体矩阵的高效运转。高校新媒体运营者的组织架构大体为“负责教师+学生团队”,而学生是最懂这个时代的人们,学生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和生产的潜力是巨大的。形成完善的激励政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团队的创造性和活力,有助于高校公众号保持活力。

5.校内各级公众号应形成联动,合力发声。各高校内部各处室、各部门的公众号应与官方公众号形成联动,在回应热点舆情、组织线上线下活动、传播学校品牌方面应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校内应组织各级公众号的运营人员进行专项新媒体培训,培育运营思维和运营技巧,并设立长效管理机制,在面对问题时统一发声,统一处理。

三、结 语

2017年,陕西省高校新媒体运营总体迅速且良好,985、211高校的新媒體运营带动辐射作用十分明显,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运营效果持续改善,头部高校新媒体应继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高校新媒体除了宣传本校特色、扩大学校影响力、活跃校园氛围和塑造校园文化外,还具有引导思想、育人树人的重要功能[3]。陕西省内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新媒体运营者需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强化新媒体运营意识和运营思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同时,在内容设计和编排上需激发学生团队的创造性和活力,主动策划活动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吸引用户阅读关注。运营高校新媒体需怀揣对本高校的热爱,更需怀揣对新媒体事业的热爱,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将在2018年继续分层分类组织相关培训,为凝聚陕西省内高校新媒体合力奋力前进。

作者简介:杨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2017陕西省教育新媒体年度报告[R].西安:陕西省教育新媒体研究院,2017:9-15.

[2]宗巧霞,陈燕.浅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0):10-10.

[3]侯倩.高校微信育人功能及平台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37-138.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