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按摩乳房的护理手法在落实纯母乳喂养中的临床探讨
2018-07-26路敏
路敏
纯母乳喂养指的是除母乳外, 不给婴儿吃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 除非有医学指征。中国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要求达到94%, 6个月内要求达到50%以上[1-3]。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顺产的产妇, 给予无痛乳房按摩手法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有符合条件的产妇68例, 满足足月, 身体健康, 无合并症,新生儿出生正常, 乳房没有乳头凹陷、扁平, 没有乳房疾病及乳房手术史, 愿意纯母乳喂养。将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性护理, 护理内容:常规进行宣教,入院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分娩后执行早接触早吸吮, 回爱婴区继续做宣教内容, 鼓励多吸奶。
1. 2. 2 研究组 给予无痛手法按摩乳房的护理, 护理内容如下。①入院时进行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4]。结合视频教学, 亲自指导无痛按摩乳房的手法, 分娩后2 h内进行导乐陪伴指导和落实无痛按摩乳房[5]。配合新生儿吸吮保持泌乳, 分娩后2 h回爱婴区再次评估新生儿吸吮情况, 若吸吮正常, 指导频繁吸吮, 教育频繁吸吮的重要性,≥8~12次/d,系统讲解宝宝72 h的胃内容量与泌乳的关系, 系统讲解宝宝哭声的含义不仅是饿了, 教会判断72 h内的奶胀的性质及无痛手法处理[6]。若宝宝吸吮有问题, 在解决宝宝吸吮的同时,给予无痛手法按摩乳房, 保持泌乳, 并做好登记, 持续评估和班班交接, 随时采用手法按摩乳房, 产妇出院时再进行评估, 评估喂养情况, 再次指导无痛按摩手法并建立热线电话和微信群, 随时接受信息得到有效帮助。②入院急产产妇无法进行入院前的宣教和产妇的配合, 导乐陪伴的护士快速评估产妇的综合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研究组的标准, 情况符合的亲自进行乳房按摩和指导, 在产妇身体许可的情况下亲自指导教手法及母乳喂养知识, 其他流程和入院时相同。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纯母乳喂养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50.00%(17/34), 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44.12%(15/3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94.12%(32/34), 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70.59%(24/34);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3 讨论
无痛乳房按摩手法是最近几年国际母乳喂养协会推出的促进母乳喂养的手法, 普遍推广于医院、月子中心及社会,是提高母乳喂养率很有效的手段, 在无痛乳房按摩手法中更强调系统评估, 系统教育和手法指导在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50.00%(17/34), 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44.12%(15/3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94.12%(32/34), 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70.59%(24/34)。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无痛手法按摩乳房时, 护理人员分别对入院、分娩和产后等不同阶段对产妇及家属接受系统的宣教,指导和亲自跟踪问效果, 以此来纠正产妇和家属的错误的理念[8]。无痛的手法克服了产妇怕痛的心理,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另外对生理性的涨奶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解决办法,不再由于焦虑[9]、无知和无助寻找没有专业的催奶师对乳房进行暴力的按摩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产生各种情况的乳腺炎而中断母乳喂养影响母子健康[10-12]。另外, 配合无痛手法的开展和普及建立微信平台, 由专职人员管理, 使产妇和家属可以通过平台互相交流经验, 出院后出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平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家访或到咨询门诊得到帮助。
综上所述, 无痛乳房按摩手法对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信心、减轻产后焦虑情绪、正确了解新生儿正常的母乳需求、频繁吸吮和增加母乳的两大法宝, 正常理解72 h的母乳生理及正确处理生理性奶胀, 从而提高住院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