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把红旗,做接力奋斗的弄潮儿

2018-07-26王麒睿韩雪征卢虹宇

党课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讲习所传播者马克思主义

〉〉〉〉〉 王麒睿 韩雪征 卢虹宇

旗帜引领方向,真理给人力量。

2017年11月7日,西南政法大学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讲习所(以下简称“讲习所”)一经成立,首场宣讲会便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讲习所”,是重庆市首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宣讲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社团组织,也是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的平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围绕“学习、宣讲、践习”三大任务,“讲习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习”到“讲”的锻炼机会,更成为传播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

践行之始 日出之阳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无论何时,学习都是人们获得新知、丰盈内心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且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尤其需要理论的浸润。”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指出,党的十九大刚结束,学校就成立“讲习所”,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天高云淡、极目苍穹,琅琅书声从宿舍楼顶传出。在一个星期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冀来到天台大声诵读党的十九大报告。“读原文方能悟原理,在学习方面,大家采取了小组合作、接力朗读、人人撰稿、交流互鉴等多种方式。”刘冀介绍道,包括她自己在内,“讲习所”首批学生成员共100名,分成10组,每组由两名党员教师进行指导学习。

学习不难,学懂则不易。用心思考是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如何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和内核?熟读之外,“讲习所”成员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西南政法大学毓才楼报告厅,参加宣讲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

曾在巫溪县支教一年的民商法学院2016级研究生丁永巷提到,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会不时地联想起之前的支教生涯,从那段日子中,他体会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相融合,实现自我价值。”丁永巷总结道。

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弹奏出美妙音乐;历史、现实和未来重叠碰撞,则会迸发出绚烂火花。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晨宙来自浙江嘉兴,他的学习征途,就从嘉兴南湖的那条红船开始。回顾97年间的风雨坎坷,着眼当下中国的改革复兴,一笔一划写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慷慨陈词:“如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已经确立。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历史将见证我们的誓言,期待我们的答案!”

人人皆成传播者

先习后讲,讲习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讲习所”成员需原原本本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学懂弄通,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然而,念好“真经”绝不等于照本宣科,一名合格的传播者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懂的层面。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要做好宣讲,必须多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把报告讲得生动充实。”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唐子涵如是说。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讲习所”指导老师文学平则强调,进行宣讲犹如练习武功,结合实际方能打通任督二脉。在首次宣讲会中,共有七名“讲习所”成员站上了讲台。激情昂扬的话语、井井有条的分析、恰到好处的PPT展示使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欣怡灵活运用西政校友豆芽咖啡馆创办者汪小康的例子,阐明了青年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走上台为同龄人进行宣讲,会让他们更加关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成为宣讲学习的参与者和思想理论的践行者。”樊伟表示,当更多的学生了解新思想、新理论后,就会有更多的传播者去践行、去推广。成立“讲习所”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正帮助大学生把好人生的“总开关”。

外化于行的双重内涵

正所谓:“君子发之于内,必形之于外。”王晨宙笑称:“学懂弄通理论之后,便会自然而然有使用的冲动,平时谈吐不知不觉便会冒出几句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学而讲之、讲而习之,他认为,对于“讲习所”成员来说,“践习”有着双重内涵。

一是指“讲习所”开展的、用以传播思想的系列活动。“‘讲习所’采取了‘项目制’‘班团制’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学生宣讲员走进课堂、宿舍、社区,通过读书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借助网络媒体设备,创新性、针对性地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宣讲学习。”樊伟列举了“讲习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表示,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宣讲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更能够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师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践习”的第二重内涵,是指个体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后,将其灵活运用到社会改造中的实践活动中去。王晨宙谈道,不论这种对社会的改造规模如何,只要确确实实是有益于社会、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便不失为成功的实践。例如,在针对教职工的宣讲中,国际法2016级研究生程绍阳便敏锐地指出了校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丁永巷认为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他建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仅是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规划,也是青年人的成长规划。高校学生应学以致用,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

无论是“践习”的哪一重内涵,其关键都在于“做实”二字。“通过设立校级科研项目促进学生调研学习,通过面向社区群众进行‘接地气’式宣讲增强活动效果。”指导老师钟曼娟表示,进行深入研究、扩大实践范围是“讲习所”下一阶段工作规划的重心。

不拘一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润物无声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讲习所”是青年的,中国也是青年的。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青年一代的希冀:理想、本领、担当。手把红旗,以理论和思想引领道路;勇立潮头,用实干和奋斗书写华章!

猜你喜欢

讲习所传播者马克思主义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革命时期苍梧农民运动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新时代农民 (市民) 讲习所工作大事记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出精气神“习”出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