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扶贫对象的意识形态对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的影响

2018-07-25张甜甜范泽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羞耻感

张甜甜 范泽帅

摘 要 扶贫的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识别是实现扶贫对象精准的前提条件,而现实中对于贫困对象的识别往往容易出现瞄准偏差,这种偏差由多方面导致,本文主要选取扶贫对象的意识形态因素,包括社会权利意识、羞耻感、价值观等,分析其在接受帮扶时的主观感受,形成的如福利污名化的状态,以及对精准识别造成的心理阻碍作用,并对此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权利意识 羞耻感 精准识别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成为持续年度热议关键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中国的贫困人口,截止2016年底,依然有七千多万!要想真脫贫,精准识别是关键。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精准扶贫的前提在于提前摸清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因素,进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扶持,提高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精准扶贫要实现精准,其首要条件是做好精准识别,将目标明确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1瞄准偏差

现实中表明,精准识别往往难以实现,瞄准偏差因技术难题、政治过程、文化结果等多方面因素而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扶贫工作者作为一方可能因自身素质低下和职业操守缺乏而影响识别效果,但是,扶贫对象作为另一方,其本身的意识形态对精准识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据调查,扶贫对象接受帮扶的主观心理因素和自身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识别的精准性,贫困+羞耻感,非贫困+无耻感,福利污名化等使得真正贫困的人无法受益,而非贫困的人占用资源。贫困识别不精确,造成供需不匹配,精准帮扶不对应,扶贫成效低。不仅如此,这种识别错位也会使当地村民产生反感与不满,政府部门丧失公信力。由此可见,由于精准识别出现的瞄准偏差,既影响政府与人民的互动关系,又阻碍了脱贫目标与进程,而其背后的因素中,扶贫对象的意识形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扶贫对象意识形态影响精准识别的表现

2.1社会权利意识缺乏

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们的相互依赖,而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更强调自我负责。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权利意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除极端贫困者因生存需要“无从选择”不得不接收社会救助,其他贫困者则主动放弃应享有的福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工作权、居住权以及资产拥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必须给予保障和满足。在低保制度出台之前,临时性的社会救济措施, 从给予者角度而言,或多或少带有恩赐与施舍的味道, 从接受者角度而言, 则带有感恩的性质。人们很难将这种基本生存权的保障看作自己的基本权利, 贫困户的权利意识并不很强。低保制度实施之后,受保护对象的社会权利意识虽有所改善,但也是无显著增长。低保代表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实际上低保户已经纳入扶贫户范畴,国家对最低生活水平的人予以优惠政策,条件内的对象应该利用好权益,然而实际上还存在许多贫困户不了解相关政策,不主动申请,因“关系户”谋私导致的腐败而放弃获得保障等现象,这也使得在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中出现疏漏和误差。

2.2福利污名化

福利污名化是指在福利输送的过程中提供福利服务的一方对接受福利的一方采取的一定的输送手段而对接受福利一方造成“人类尊严的侵犯”,受助方会在接受福利的过程中产生的羞耻感和自尊心受创,同时周围环境因受助方接受福利救助而形成的外界压力对受助者的非议。福利污名化主要表现在扶贫对象接受帮扶产生的心理阻碍,而这种阻碍主要受文化水平、子女受教育情况、周围环境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扶贫对象其污名感较强,可能有更多的顾忌,更不愿意在公众面前展示出自己经济条件较差的社会角色地位, 其在申领救助时的污名感就更强,在自我角色认知与社会地位对比中建构了污名感。有子女在学校受教育的扶贫对象污名感较强,主要来源于对子女的自尊心、是否受排挤、自卑心态等情况的顾忌。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里的贫困户污名感比在一般发展的地区的更强,周围环境与自身环境相比造成的鲜明反差使得贫困户的尊严被践踏,富裕群体作为参照群体,造成贫困户对自身的贫困现状更为在意,心理压力更大。福利污名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准识别,并对扶贫过程也产生重要影响。

2.3非贫困人口的无耻感

物有两极,事情的发展也不例外。精准识别出现瞄准偏差,一方面贫困户的羞耻感过强,部分贫困户因心理障碍而放弃了应有的帮扶,另一方面非贫困户的无耻感也并不弱,他们争相占用着原不属于自己的扶贫资源。随着帮扶政策的落地,贫困户享受的优惠越来越多,“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些没有被定义为贫困户的边缘户,为了享受优惠,采取各种手段达到被纳入的目的。分户、分家,年轻人全出去务工,把老人留守在家里,各种丑态百出,费尽心思对自身经济情况进行造假,积极申请,存在“反正我穷不穷我自己知道”、“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的心态,甚至出现诸如开着豪车拿着低保的现象。此外,一些“关系户”,动用人情、厚礼等手段笼络扶贫工作者,使得非贫困户占用名额,真正贫困的人却被边缘化。大量非贫困者感受不到深刻的羞耻感而力争名额和优惠使得一些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贫困逐渐分离,经济条件标准似乎形同虚设,从目标到结果给扶贫工作造成混乱和失效,更严重的是,非贫困者的无耻感直接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拉大。

3改善建议

3.1权利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宣传教育

扶贫政策的逐渐落实包括信息层面的落实和实践活动的落实,政策信息应该得到普及,宣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地理环境闭塞、网络不能覆盖的落后山区,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搭建平台,普及贫困认定的资格条件和标准,对申请及后续程序进行讲解培训,让更多贫困人口感知权利,让扶贫政策不仅走进贫困地区,还要走进贫困对象的心中,主动享受权益,减少贫困户认为接收帮扶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另外,鼓励村民学会运用法律维权,对于自身符合条件但申请未通过或者他人条件不符合而获得保障待遇的情况,要勇于反应和申诉,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2疏通心理障碍有利于消减福利污名化

一方面,基层组织可以暗自调查贫困对象接受帮扶时的主观感受,为扶贫对象安排心理咨询,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贫富不均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帮扶也要保护,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供温暖的服务态度,强调学校对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和隐私保护等。可以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对于贫困户,尤其是有子女的家庭,处于发达地区的贫困户,或者文化水平较高的贫困对象,交换角色沟通,进行引导。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建立有益的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形成受助对象与周围人员的良好人际环境,避免弱势群体在申领救助金过程中被污名化,引导公众对贫困对象的尊重与保护,减少歧视和非议现象,发现贫困对象的优越面,促使贫困对象生活正常化。

3.3识别错位需要制度的约束

基层组织需要完善认定方式,可以采用村民民主推荐、民主投票的方式,另外,成立監督小组,对在认定中出现的拉票、弄虚作假、贿赂等现象严格禁止,适当采用惩罚手段。扶贫对象也不是说说就完事,贫困标准做到精细化,基层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此外,权力需要关进制度的笼子,扶贫中一些非贫困人口的无耻感以及部分工作人员的腐败显示出制度的缺乏,扶贫基金管理制度和扶贫考核监督制度亟待完善,行成对扶贫对象和工作人员从识别到落实的动态监管,强化对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项目实施情况等的信息公开,层层责任明确,创新监督方式,确保政策为民,针对非贫困对象占用资源的问题,成立村民监督小组,了解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对违规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治理,追究问题人责任,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迎生,李泉然.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5(03).

[2] 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护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03).

[3]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03).

[4] 祝建华,林闽钢.福利污名的社会建构[J].浙江学刊,2010(03).

[5] 罗江月,唐丽霞.扶贫瞄准方法与反思的国际研究成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0-17.

[6] 刘永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J].老区建设,2015(03):8-9.

猜你喜欢

羞耻感
羞耻感对男性暴力犯自我攻击的影响:自尊和愤怒内部表达的中介作用*
重整羞耻干预对我国服刑人员矫正的适用性分析
——基于一项对罪犯的实证调查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古希腊神话和伦理学思想中羞耻感及其道德教育意蕴
“暴怒”的背后,原来是“羞耻”
我想躲起来-羞耻还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罪恶感和羞耻感关系研究进展前沿探析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陷入羞耻感泥潭的高二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