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米的认识》教学

2018-07-25刘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表象意图板书

刘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290-0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和探究,亲身体验1千米有多长,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能简单换算千米和米。

2.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体验走1千米。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大家一起从湾头北十字路口出发走了一段路,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条路。你看,湾头北十字路口出发了,一直走,到邵家桥是100米,联华超市十字路口是500米,继续向前走,经过了铁路桥,最后到了江北区文化中心,我们一共走了多少米?

师:数学上1000米又可以表示成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读一读:1千米=1000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千米又叫做公里,单位符号用km表示。

板书课题:认识千米(km)。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课堂上回顾1千米的实践体验。】

二、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走一走: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交流体验1千米的感受

师:从湾头北十字路口到江北文化馆长1千米,走了这1千米,你有什么感受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2)交流1千米的体验方式

师:体验1千米的时候,你选择了怎样的体验方式呢?结果怎样?

指名学生说一说。板书:走1千米 约15分钟,约2000步

【设计意图:借助“1千米约走15分钟,约2000步”的感官体验,初步建立1千米的表征。】

2.估一估: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从湾头十字口到文化馆是1千米,根据这个1千米的长度,请你估一估,如果从惠贞南门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1千米,大约能走到什么地方呢?同桌相互说一说,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学生说,教师描相应的路线:

①从惠贞南门出发往康桥南路方向到北环高架、江北外国语学校、天沁家园。

②湾头方向到复地江城国际。

③丽江路方向到铂翠湾。

④康庄南路方向到铂悦府、华辰大桥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进一步强化1千米的表象。】

3.找一找:深化1千米的认识

(1)寻找校园内的1千米

①操场1圈是250米,跑4圈是1千米。

②100米赛道,跑10次是1千米。

③文化长廊约50米,走20次是1千米。

(2)多感官记忆1千米

师:通过刚才的走一走、估一估、比一比,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身边的1千米,让我们再来记一记吧。你记住了哪些1千米?

(3)想象1千米有多高

①惠贞书院的教学楼高15米,大约70幢教学楼叠起来高1千米。

②东方明珠高468米,2个叠起来还不到1千米。

③迪拜塔高828米,已经耸入云霄,1000米还要比他更高。

师: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多感官体验1000米=1千米,深化1千米表象。】

三、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寻找千米在身边的应用。2.媒体出示相关的生活信息。

四、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1)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你知道5千米=( )米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六、应用1千米,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填一填

①小亮家到外婆家有3( ),爸爸骑自行车每分钟可以行驶300( ),10分钟就可以到达外婆家。

②惠贞书院小学部到中学部长( )。(①2千米 ②2000米 ③20千米)

③宁波市最长的桥是庆丰桥,全长3854米,大约是( )千米。

④宁波市江北区北山步道灵山村到鞍山村长2千米300米,小英一家已經走了2000米,还剩下( )米。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拓展练习

(1)地图上估一估

昨天老师了解到了这样的信息:华展、沈放、施科羽分别住在这三个小区,请你在地图上估一估,他们三人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长?同桌合作,轻声交流。

交流反馈:谁愿意上台向大家汇报?

(2)算一算

出示语音与文字信息:

A:我是华展,我从家到学校走了1000步。

B:我是施科羽,我从家到学校走了30分钟。

C:我是沈放,我要告诉大家,电瓶车行1千米需要4分钟,我坐电瓶车上学需要1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

(3)小结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1千米的表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应用意识。】

猜你喜欢

表象意图板书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