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力的培养

2018-07-25厉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學体育教学学生

厉闯

【摘要】培养当代小学生的抗挫力是当今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原因是小学生的的认知水平较低,心理承受力较差,身心发展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面临失败和挫折。我们可以通过增强教师对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和注重体育教育实践等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抗挫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學 体育教学 学生 抗挫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82-02

目前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这样也导致他们面临困难时,反应激烈。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由于年龄增大,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强化,易与他人发生行为和心理上的摩擦。学校教育需要与培养抗挫力相配合,是因为小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于拥有抗挫功能,而其它教学科目是没有的,体育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意志力。体育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有效途径,因为体育运动能帮助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战胜自我和不断进步。

一、小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中往往是独生子女,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家长对其过分迁就,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当他们进入到学校,也会争强好胜,希望成为老师和同学的焦点,渴望被重视和关注,一旦遇到挫折,心理就变得十分脆弱,并伴随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因为家庭教育中对挫折的教育几乎没有,长辈往往安排好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使得孩子缺乏对事件的处理能力,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对未知的探索也越来越多,面对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失败的体验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小学生,学习上的任务比过去更多,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帮助孩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而学生面临挫折的心理非常混乱复杂。困难与挫折是人生中极佳的大学,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所以说体育教学会积极促进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了培育学生既勇于面对挑战,通过挑战来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拥有不服输、输得起和吃得苦的优秀品质,本人实践探索了挫折教育在心理教育和体育教学的领域上。学生的体育项目理性认知不全,对它的历练价值理解浅,且其意志力差,不能吃苦耐劳。面临小困难就会萌发自卑情绪,过于责怪自我,原因就是抗挫力太差。

三、增强教师对培养学生抗挫力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因为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体。只有增强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知,才利于培育学生的抗挫力。为了增强学生的意志力,需要教师将体育教学与抗挫教育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抗挫力。如在教打篮球时,教师对学生能进攻而不知道传球时感到疑惑,因为许多学生的得分都是通过个人进攻,而不怎么传球。通过交流才知道学生不敢轻易传球的原因是传球时会有阻挡,球易失去,害怕错过投篮时机。言而简之,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传球方面的抗挫力有待提高,教师则需对培养抗挫力进行重视。当自己进攻得分无望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传球给伙伴,即使存在失去球的可能性,也应积极尝试,通过尝试,学生会试着传球。在传球时,也出现过别人抢走球的现象,但教师坚持让学生传球,逐渐使学生产生传球意识,抗挫力增强,不再害怕失败,即使传球失败也会保持好心态,依旧通过传球来得分,提高团队协作力和抗挫意识。传球不但增强了学生在打球时的团队意识,学生的抗挫力也被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果优异。

四、小学生抗挫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抗挫力弱、抗挫意识弱的表现有很多,学生极易在困难和挫折时产生过激情绪和思维,无法对自我心态进行调整。所以,教师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为目的,重视对抗挫意识的培育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学生的抗挫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其表现也是各异的,教师应乐于教导学生探索原因在学生面临挫折与挑战时,并适时的改变,帮助学生以后能对挫折更好地面对。如此,学生的抗挫意识会被逐渐增强,抗挫力也能提高。如在教打篮球时,大部分学生易出现困难在投球训练的开始时,很疑惑自己在姿势正确、投篮板也低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投进去,而别人投篮异常简单就进去了,面对此种情况,小学生易产生自卑与沮丧的心理,一部分学生也会对篮球学习就此放弃。发现这种现象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教导,如再加大一点或减小一点力道、对投篮姿势进行调整等等。教师也可选择对学生展示示范,再让学生继续训练投篮,学生在最后会成功投篮在教师的教导和鼓励下。学生因而更有信心,对训练投篮很乐意,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投篮水平,而在训练中形成的失败不放弃,勇敢前行的精神是学生抗挫力提高的完美呈现。

五、在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小学生抗挫力

安排相异的教学情节适合学生年纪、特点和能力差别的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师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抑制脾气可以用在体育教学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挫折观这一方法。在体育教学时,教师在小学生技能训练是进行合适的指导,让学生体验挫折、挑战与困难在练习时,并学会放松,使小学生能理解和将放弃与坚持结合,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当然,会有学生产生退缩、急躁、气馁等情绪在练习的时候遇到失败后,此时教师指导小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团队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练习前滚翻的过程中,然后探索讨论解决方案,并说出各自的认知和建议。如此一来,会让小学生认识到面临挫折时,应学会通过伙伴的协助来应对在自己无法自主完成时,并在挫折来临时,学会用乐观的心理去战胜挫折、消除困难。小学生发现自己面临的困难别人也有在小组团队协助练习的过程中,心情会变得轻松。小学生获得进步在小组队员的帮助下,教师对其进行赞扬,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勇敢磨练自我意志、挑战自我、应对困难,拓展运动进行合适的增添,教育学生时尽量使用赞扬和鼓励的话语。合适的放松对器材场地的限制,照顾学生的需求,使受挫生的学习兴趣被引起,提高对学生的期待,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周维新.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0)

[2]蔡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20)

猜你喜欢

小學体育教学学生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