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社交焦虑的个案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2018-07-25宋爱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辅导策略个案分析

宋爱梅

【摘要】中职阶段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个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一个发生在中职生中的社交焦虑典型案例,来分析中职生社交焦虑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以促进中职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案分析 社交焦虑 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27-01

我校的生源基本上是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交行为方面表现都欠佳,他们心理问题多发且日益复杂,这不但阻碍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成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作为教师,要及时对这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心理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心理全面、健康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音乐一(1)班有个女生叫刘庆一,数学成绩不错,被数学老师任命为课代表。中等个儿,大眼睛,圆脸,性格内向。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孤立排斥她,总是独来独往。她内心很痛苦,主动找到我,寻求我的帮助。

她讲到:在班里非常孤立,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她。室友总用她的生活用品,不想让她们用,但又怕得罪她们,就忍着不吭,但内心很愤怒,脸上表情僵硬,室友都称之为“面瘫脸”。因为怕失去唯一的好朋友,更是无原则的忍让和宽容。无论那个朋友多么过分,她都忍着,但自己内心特别痛苦。

初三上学期,她最好的朋友,要吃她的小零食,她就说了一句“你少吃点”,结果她那个朋友就翻脸了,把零食撒了她一脸,俩人打了一架,最后绝交了;回家后,她妈妈又不分青红皂白、简单粗暴揍了她一顿,最后她退学了三个月。这件事在她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阴影,以致于到现在,不知道该怎样交朋友。

二、问题行为概括

上课时,能认真听讲,但眼神飘忽,似有怯意。跟别人说话时,面部肌肉和大腿不自主抖动,肢体语言不协调。在催交作业时,辞不达意,易于其他同学产生摩擦,易怒。很少说话,不合群,脸上表情僵硬,只有一个女孩是她的好朋友。

三、个案生活背景:

由父母养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爸爸性格老实,为人木讷,常年在外面打工挣钱,在家没有发言权,属于家庭教育中的“边缘人”。妈妈性格强势,快人快语,嫌弃老公老实无能,嫌弃刘庆一脑子反应迟钝。妈妈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

四、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通过家访,以及她本人和我谈话,我了解到形成这种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她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她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了解她的内心想法。

尤其她母亲性格强势,自恃头脑灵活,能力超强。妈妈认为她是一个智商低下、反应迟钝、大脑不太正常的孩子,常常讽刺挖苦她。这造成她特别惧怕妈妈,极度自卑,沉默寡言,认为自己丑,不能和母亲正常沟通。朋友很少,也不被社交小團体所接纳,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

(二)初中时的社交失败留下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她的社交选择和社交行为。她不知道跟他人交往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没有人关心指导她,心理创伤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疏导和疗愈。

五、心理辅导策略

孩子是父母开出的花朵。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心理出现问题,十有八九都来自于原生家庭。

通过对刘庆一情况的分析,她属于典型的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AD)。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寻找突破口,采取如下措施。(1)父母一方能挤出一定时间亲近她,交流学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节假日带她出去玩或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提供与他人交往锻炼的机会,经常与她玩亲子游戏。(2)爸爸要树立作为男人的尊严,经常和她沟通,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让她从自己身上学习尊重和平等。(3)妈妈要对刘庆一多鼓励,禁止嘲笑和歧视,禁止颐指气使,让她体验到尊重和关爱。为她提供一个舒心、愉悦、平等、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家庭成长气氛,以形成她合群的性格。

(二)关注在校情况。

(1)多找她谈话关注她的学习和生活,对着装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多在班级同学面前夸她,重塑她对自己外貌的信心,逐渐形成她活泼开朗的性格。

(2)及时指导根据她每天遇到的交友情况,指导她一些合适的正确的交友原则和技巧,并对她积压的情绪情感困惑和问题及时的指导和疏导。

(3)团体咨询在心理课堂上,通过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团体咨询活动和一些合作性强的游戏,教给她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的快乐,逐渐提高她的参与意识与技巧。

(4)社会支持争取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她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辅导的效果。

(三)过去创伤的心理疏导。针对她初中遗留的心理创伤,我尝试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1)强迫疗法:让她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妈妈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她进行强迫治疗。

(2)情景治疗: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焦虑症的场景,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鼓励她面对这种场面,让她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3)认知疗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社交焦虑是正常的,让她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

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刻意迎合别人,通过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和外界来换取爱和尊重。这既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自己,亦让自己觉得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形式。要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不必刻意向那些对自己不友善的人示好,只需要关注那些会对自己点头微笑致意的人就可以了。还要学着接纳自己,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判、责难做起,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

中职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能够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成长。尤其是对有交往障碍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她与其他学生的疏远感,使之真正融入团队之中,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班级氛围和平等宽容的家庭气氛中学会合作,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慕南《课堂教学心理学》,辽海出版社2011.4:176-180

[2]张金安杜玉合《心理健康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8:100-103

[3]黄朝椿《青春期自我咨询与疑难解答》,哈尔滨出版社2010.9:45-50

[4][英]约翰·洛克著万晋译《绅士的教育》,西安出版社2009.6:105-115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辅导策略个案分析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