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的作文教学探究

2018-07-25梁秀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素材学情开放性

梁秀梅

【摘要】作文是语文课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环,同时作文也是各种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最重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看来,中考语文成绩的成败在于作文。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徒劳无功,事倍功半,是因为很多教师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因而教学收效甚微。笔者分析学生的学情,并提出提高作文教学成果的方法。

【关键词】学情 初中语文 开放性 素材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门市蓬江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情的作文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PJJYKYYUWEN201601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201-0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许多老师用尽方法,倾尽心力,力求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然而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在教学方面南辕北辙,学生也没有找到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即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作文能力的提高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下文将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出阻碍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分析学生学情,找出对应原因

学情即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一系列情况。

1.理论大于实践。众所周知,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在社会、学校甚至家庭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整天坐在课桌前,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高中,甚至初中的情况更加严重。学生每天忙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家长都已经安排妥当。因此缺少了生活中酸甜苦辣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

即使现在有识之士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却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这种普及全国的情况。教师也无法改变自身的传统理念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对这几年的初中语文作文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在无病呻吟,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严重脱离实际,甚至根據内容无法判断作者的性别。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只会生搬硬套其他材料,缝缝补补,用他人的体验来完成自己文章,“画”成一个四不像。作文是抒发感情的手段,而感情来自于生活感悟,学生仅仅依靠理论的填充无法弥补感情的空洞,驴唇不对马嘴的写作只会让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恰当,缺乏写作积极性。学生在上了初中之后,面临着升学压力,整天埋头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时间少的可怜。而让学生花时间读书或者看报、听新闻,等于变相的阻碍学生的学习。他们宁可将所有时间花在作业上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关注社会新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并不会对自己的语文作文有所提升。他们所不了解的,是他们和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擦肩而过。而且长期以来,他们的写作素材往往来自于老师的供给,千篇一律,却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导致自己的作文没有出彩点,写作能力也久久不能提升。同时因为缺乏思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知如何落笔,还受到老师所施加的精神压力,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写作的阻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容易引发学生的厌恶和反感情绪。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和观念落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学习的作用是强大的,但无法否认的是,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往往可以以少走很多歪路。而遇到一个教学质量很差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便会陷入窘境。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便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不懂得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死守传统的教学方式,用近乎于填鸭式的教学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难以调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感觉作文教学是一项特殊工作,需要不断地强调和限制,指导学生如何开篇、如何布局,给学生的写作带上条条框框,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甚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考试都限制学生写作诗歌,阻碍了学生是诗歌天赋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

1.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达到如此境界的学生应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以外的时间,往往是吃喝玩乐,学习也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因此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或听新闻的习惯。社会应当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平台,开放部分书店,供学生免费阅读。初中语文教师方面应当积极的督促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推荐不同的书籍,如对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生推荐哲学类或心理类的书籍,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差的推荐历史类或文学类的作品。家庭方面,家长应当减少自己的玩乐,增多自己学习或看书的时间,在生活中以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个人也应当积极搜集作文素材,提高自己写作的积极性,并长期的坚持,不能因短时间的提升幅度小放弃。通过这些习惯,学生不仅可以积累课外素材,如作文例证、名人名言,同时还能够加深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拓宽自己的胸怀和视野,对学生自己的成长有益而无害。2.教学秉持开放性原则,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应当通过分析学生学情,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放性的接受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及理念,并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而且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教学体系也为初中语文老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法,先进有效,如分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在教授语文写作时,教师不能给学生限制条条框框,是他们只能在教师的思想下进行写作,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因为天才不是被逼出来的,束缚只会限制天才的成长。而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感悟,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出来,便会觉得作文是自己的需求,从而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写作,长时间的坚持必会带来成长。

三、总结本文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的解决策略

为了更好的解决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差的情况,不管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正确的引导学生,减轻学生理论学习的负担,为他们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提供机会,而且教师应当持开放性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包容学生的各种天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碧珍.浅议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文信息,2014,(12):191,130

[2]周艳华.谈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授"[J].中外交流,2016,(9):106-107

[3]刘福花.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J].读书文摘,2016,(32):188

猜你喜欢

素材学情开放性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