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运用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2018-07-25张倩洪俊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挑战翻转课堂运用

张倩 洪俊明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中单向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学术交流。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因素。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系统阐述了翻转课堂在环境类课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借助翻转课堂方式完善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运用;挑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33-02

教师的职业自古就有,其职能至唐代韩愈的《师说》为止,有了明确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教师的基本职能中,“传道”是指以身作则,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授业”是指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解惑”指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解答,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的最重要阶段。进入近代教育以来,教学开始作为一门专业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教师职业由传统的“官师一体”向职业化转变。而规模化的学校教育导致教师职能主要体现在“授业”这一阶段,课堂以教师为主进行知识的单向传授,师生互动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以考试为导向,导致知识结构的不完整。“解惑”则因为学生主观能动性差且缺乏實践等问题涉及较少。而“解惑”这一职能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理论的延伸与应用存在问题。

一、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美国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结果显示,通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和紧密,随之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可以预见翻转课堂具有更为贴近现代学生习惯、利用现代科技的好处与成效,但该方法的有效实施还涉及到信息科技基础建设情况、教材编排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生面对教与学变革的适应等关键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翻转课堂能否在环境类课程中成功应用,还面临巨大挑战。

二、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课程适用性分析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监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环境监测课程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检测涉及到大量的科学仪器的使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将仪器进行现场展示,对于检测技术方法的说明主要集中在仪器的原理方面,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理解度较低,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检测的技术方法虽然能够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具体操作则是一头雾水。面对这一状况,翻转课堂前期的视频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视角,使其加深对实际操作的理解。

三、翻转课堂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运用面临的挑战

1.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解惑”与“授业”不同,需要教师对于专业技术与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其常会脱离教师预想的情境进行思考,所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中,要求教师能够迅速接受、适应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与表达方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教师需要具备快速准确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教学过程中环境样品采样点位的布设中涉及到部分水文学、地质学的相关知识,而污染物质的分离与浓缩又涉及部分化学知识的使用,数据处理部分与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就非专业知识的运用而言,教学视频的录制和教学资料的收集是教师课前准备的最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自学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但是,教学视频的录制、论文与文献等资料的收集、汇整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并对教师的信息收集能力、资料汇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知识的广度,还要兼顾深度,避免学生在大量的资料面前,模糊掉焦点,错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网络平台构建,对网络支撑环境和学习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前在网络平台中发布教学视频与其他电子资料,这些资料由学生下载后自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因此对网络接入方式、带宽流量速度、网络基础设施、可用的终端设备等均有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容易因为这些外部因素导致教学过程的中断,且这部分知识无法通过后续的课堂讲授进行补充,最终导致翻转课堂的失败。

3.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主动参与者。由于翻转课堂中涉及到大量网络资源的使用,使得学生学习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增加,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诱惑,部分学生往往难以把持自己、真正将时间用到自主学习上面来。所以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其本身的控制力是翻转课堂能够实施的必要保障。

四、翻转课堂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运用的建议

1.翻转课堂结合传统教学。翻转课堂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与成效,但是未必适用于所有课程内容的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翻转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盲目地强调该模式的使用,会在大量的前期工作中耗费掉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导致学习效果变差。

2.改进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考核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设考察每个同学的网络学习时间,从而作为平时成绩列入考核成绩中。利用该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提前学习网络课程,避免学生“课前不准备,课上没问题”的状况发生。

3.组织教师培训,熟悉网络平台操作。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大部分教师而言是非专业的职业技能,因此各人的信息工具使用熟练度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教师针对现有自身的技术缺陷进行反思与提升,增强教师信息技术使用频率与熟练度。

五、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播方式由于信息科技的应用,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获得的教学资源。而“授业”过程的前置,让课堂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究,深化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网络平台、教育资源、技术支持等基础建设已经不是限制翻转课堂运用的主要因素。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与教师教学方法与角色的转变是现阶段影响翻转课堂运用的主要因素,而这种“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翻转课堂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广泛推广与普及还需要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参考文献:

[1]谭静仪.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135-136.

[2]苟代军.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速读,2016,(10):205.

[3]杨伟杰.翻转课堂:转变与挑战[J].教学与管理,2013,(10):93-95.

[4]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9):18.

猜你喜欢

挑战翻转课堂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