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童诗之花绽放

2018-07-25黎艳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黎艳颜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诗创作则符合学生思想自由,表现自由的特点,所以我们應该让孩子们在诗海中漫步,在诗林里淘金。一、童诗赏读,激发热情;二、积累素材,写真情味;三、发挥想象,显现童真;四、巧用方法,写出精彩;五、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只要有阳光,有雨露,童诗之种子必能长成童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童诗之花在绽放、在轻舞飞扬!

关键词 激发热情 积累素材 显现童真 写出精彩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花朵,历有“文学之母”、“语言钻石”之美誉。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自《诗经》以来,诗歌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然而儿童诗却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吸引着孩子们。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诗创作则符合学生思想自由,表现自由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诗海中漫步,在诗林里淘金。

1童诗赏读,激发热情

一首诗就是一处美景,就是一个经验,就是一种精神,就是一个哲理。多读诗不仅可以修身养性,知礼慧通,还可以培养语感,让人有文采,有气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书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告诉我们要多读。为激发孩子们对童诗的热情,我们可以组织多样化的童诗赏读。

(1)开展“课中课”教学,即在每节语文课上抽出几分钟时间开展读诗活动。可根据课文内容找相关的诗歌来读,可把课文内容变成诗歌的格式来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爱上诗歌。

(2)订阅书报,推荐阅读,引导孩子们订阅富含童趣童话童诗的报刊,教师平时可推荐一些好诗让孩子们读,《繁星》、《中外儿童诗精选》、《现代诗100首》、《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童诗》等。主要以孩子们自读为主,可大声地读,在读中感受诗的节奏和意境,产生强烈的语感。

(3)召开童诗朗诵会。请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童诗朗诵给大家听,孩子们读多了,就会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说话欲望,他们希望能有机会将自己读懂的童诗读给大家听。童诗朗诵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得更好,而且能促进孩子们读得更多、更认真。

学生遨游在诗歌的海洋里,拾捡美丽的贝壳,鉴赏能力自然日渐提高,同时激发了童诗创作的热情。

2积累素材,写真情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生活多是“两点一线”,似乎觉得单调、枯燥,每次写作总是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足够下锅的“米”,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典型的写诗素材呢?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从身边选材,从小事入手。题材可以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从每天香喷喷的饭菜中找到伟大而朴实的母爱;从父亲严厉的批评中看到父爱的深沉;从老师早出晚归中发现红烛的可贵;从同学的问候声中感受友情的无价;从陌生人的“对不起”领悟宽容的力量;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体会它们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灵性……这些生活小事,其实都是在我们身边,都可以作为写诗的素材。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去感受,就不缺写诗素材。

(2)走进学生生活,捕拾童年的诗意。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课内外闪现的事件。比如教室里灯是谁关的?受伤的同学们谁帮的?课间有趣的活动有哪些?甲型流感对同学有何变化?秋天校园里的早晨好美啊!安全过街无小事等等,这些突发事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现场观察,并纳入自己的写诗素材。

(3)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增添写诗素材。如:开展运动会、夏令营、活动比赛、综合性实践活动;举行节日庆典、游园、美食聚会等等,点点滴滴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写诗的好材料。只有从自己身边选材,择取自己感触深的事物,才能情真意切地写出好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生活处处皆真情,生活处处皆有诗。

3发挥想象,显现童真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有了想象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丰富,才能将零散的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剪辑、整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境界,才能将现实、情感、事像、假象连成一串有价值的、有趣味的、美丽的珍珠。

(1)引导学生正确地想象。想象必须立足已知的事实,不立足事实,不根据规律去想象,就是胡思乱想,这种错误的想象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想写什么首先要让学生对这类事物有本质的了解,有了本质的了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正确的遐想。

(2)教给学生想象的方式,如看到事物可以进行正面反面想象,之前之后想象、动态和静态的想象、拟人或拟物想象、还可以从颜色去想象、大小去想象、作用功能去想象等,让学生展开一种或几种想象,写出自己心中的神奇、向往。

(3)用假设的形式写诗,最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让学生写《假如我是风》、《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等,学生写出的童诗真是天真浪漫,丰富多彩,常常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大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吧,让学生像雄鹰一样在无际的天空自由翱翔,让他们的文思通畅起来,灵感涌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真正写出自己的童心、童趣、童真来。

4巧用方法,写出精彩

在儿童诗的创作过程中是讲究技巧的,如在阎妮的眼里,老鼠是那么可爱,就像自己的朋友,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一样喜欢它;在艾青心中,太阳像人一样会说话、会做事;在林武宪看来,大大小小的鞋如同温馨的一家人;在这些作家的诗中,动物像人,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他们在创作儿童诗过程中多用比拟、比喻、夸张、对比等众多表达手法,编织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诗。所以我们在指导孩子们进行丰富想象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巧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诗不是散文,因此必须以最精简的字句,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所以,修改也是儿童诗创作的重要环节。很多精彩、优美的诗歌都是经历了无数次修改才能完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从词语、句子、片段、结构、主题、协调等方面进行修改,字顺,表述清晰、准确,富有童趣是基本原则。要让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教师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指导:

(1)给诗分节,意思或情绪一致可分一节,不同则另起一节。

(2)每节中相对应句子字数相近、词性相同,语调顿挫起伏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形成节奏感。

(3)用词准确精练,“百炼成字,千炼成句”。锤炼好语言做到用词准确贴切、言简意赅。

(4)押韵,把韵母相同的字放在句尾或节尾,以产生音律美。

只要方法得当,一首首童诗就会因读起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又富有节奏感而显得非常优秀。

5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注意力才能集中,也就富有创造性。因此写诗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写诗的兴趣。

5.1仿写儿童诗

小学生习作的过程就是从仿到创的过程。学生在领会文本内容,学习文本语言时,教师要启发他們打开记忆的闸门,调动生活的积累,让他们仿照文本来编写儿童诗。如学习十一册第六单元中的《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后就可让学生仿写《致狐狸》、《致猪》、《写字的声音》、《冬天的声音》等。学生有样可仿,写得特别轻松,也很有成就感。

5.2续写儿童诗

教材中有些儿童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引导学生续写儿童诗的好机会。如:第十册《童年的水墨画》就可让孩子们续写一个平时留意到的童年画面,写出自己的生活感触。

5.3改写儿童诗

优美的课文如同动人的诗。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品味课文的诗意、诗境与诗韵,迸发出诗的激情和语言,品读后再改写成诗,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又让学生凝炼语言,同时也培养学生写诗的兴趣。

5.4即兴写诗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捕捉诗的灵感,鼓励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即兴写诗,创作出美妙的诗篇。学完一篇课文、看完一本书,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如学完十二册《最好的老师》后,思考: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假如他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夸夸他,或是表达你的敬佩之情都可以。把你想说的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5.5举行儿童诗赛

诗是写出来的,诗也是比出来的,在班级举行儿童诗赛,好的给予粘贴表扬,还可以寄往报社,为学生发表诗作创造平台,让学生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然,儿童诗是有灵性的,或许我们不该奢望所有的诗之花都能结出诗之果来,但是我们必须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童诗之种子必能长成童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童诗之花在绽放、在轻舞飞扬!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文”山有路“积”为径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寻找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