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语言艺术教育中“五力”的培养意识
2018-07-25谢晓旻
谢晓旻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93-01
在近期的研究中,国内目前针对儿童的语言培训从课程开发和实际操作都在逐步完善,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其中大多数都是针对孩子有声语言方面的培养,本文试图根据经验,针对孩子语言艺术教育中非语言类方面的核心问题——“五力”培养意识展开讨论。
一、观察力的培养
细致的观察力是需要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意识并长期坚持培养出来的,这不但需要孩子们学会将目光放远,还需要有一定的敏锐性。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从培养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及感受能力,到掌控住现场观众或表演参与者的心理,由此也更能将语言的表达变得更加生动、成功。
笔者曾参与过一些市级少年宫和培训机构的少儿语言艺术课程。在中山市青少年宫的某堂课上,老师让孩子们模拟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晚会的开场白,孩子们积极踊跃的举手。老师选了一名小朋友,这位小朋友自信满满的站上舞台后便开始大声的朗读起了主持稿,可这时台下的孩子们还并未安静下来,有的还在为老师没有让自己上台而抱怨,老师只好管理起纪律,可一回头,台上的小朋友已经说完开场语站在台上等着老师点评了。当时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听到他的主持,老师只好让他再来了一遍。而后老师又选了一位小朋友上台展示,而这位小朋友没有直接上舞台,而是站在舞台边上观察各位同学的反应,还主动维护了一下现场秩序,等在座的孩子都安静了下来,才开始上台做模拟主持。
其后老师开始分析讲解正确的主持方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针对主持的语言内容,但并未抓住这个事件当中,第二个孩子对于现场观察力的优秀表现。笔者后来找到那位小朋友,她说曾经她也跟第一位小朋友一樣,不会去注意到别人是否在听自己讲话,而是自顾自的说。后来观察老师讲话才发现,表达的时候是需要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的反应。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一位8岁的孩子都能如此自我学习,大部分还是需要由老师来引导和讲解,但教师们这种意识的培养,还在慢慢的塑造中。
二、注意力的培养
在戏剧和电影的表演学习中,老师都会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这也可以看出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对于少年儿童,积极和稳定的注意力训练更是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物,人们有的是自发的去注意,也有可能是不自觉之中便被吸引。但是在语言艺术教育中,则需要有自觉且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力。才能随着对话的场景来进行随机应变。这种注意力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孩子们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
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和专注力的持续水平,一般都跟孩子的气质或者当时的身心情况以及外界的环境等因素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大,相应的在坚持一件事情上的时间就会越长,反之则年龄越小越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每天按时起床,吃饭,学习,睡觉,这对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尤其可以提高建立规律的生活,更能锻炼专注力;其次是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比如要学会将家里的东西摆放有序,在外不大声喧哗养成习惯等等;最后就是要多关心孩子,及时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注意调整,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的时候,孩子才能更加专心致志的做事。
三、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许多启蒙教育中的核心,想象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观察与感受培养出来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模仿,将身边看到的一幕想象延续成一件完整的事,并且不断的细化,使得这件事更加生动形象,长期坚持训练,也一定能提高到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老师说一个开头:“一只小老鼠,在房子里找吃的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它刚准备叫小伙伴一块儿出来搬的时候,突然白雪公主出现了,原来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变的…”以此来开头,孩子们都觉得很新奇,怎么白雪公主跟孙悟空拉上关系啦,但就是这样略微无厘头的串联,让孩子们可以展开想象,将故事想办法与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角色或事物相关联起来,故事接龙的结果没有对错好坏,有的就是给予孩子们的一个锻炼,想象力的培养锻炼。
四、感受力的培养
感受力,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外在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感知上的能力和对事物的解读能力。感受力强的孩子可以“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也可以“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东西,将“不清楚”的事物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比如,老师假装手中有一朵花,花很香,孩子们都可以闻到花香味,那孩子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呢?通过一些情景假设来进行现场的模拟训练。
有一次老师让孩子们做想象力训练,假设自己是一只小老鼠,老师说道:“这只小老鼠看到墙上有一串又红又大的东西,便全都爬上去偷吃,突然发现,这竟然是一串红辣椒!”小朋友们顿时都表现出被辣椒辣味刺激到的表情,大部分都用力扭曲五官来体现,虽然都有感受力但依然比较雷同。
老师此时并未满足,在她耐心引导下,调动了孩子们更多的生活体验,于是有的龇牙咧嘴,有的连连喘气,有的到处找水喝。在这种引导下,老师变换着说不同的味道,孩子们也会思考真实的感受体验,学习的时候既有趣又认识到什么是感受,并且能够学会表现感受,一举三得。
五、应变力的培养
许多儿童语言艺术培养训练停留在单向表达,就是让孩子只是把要讲的话讲出来。但这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训练掌握倾听、对话和应变,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瞬息万变的。
针对孩子的应变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对自己的文稿做到熟记硬背、烂熟于心,以免出现忘词等意外状况;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以此丰富自身阅历,这样才能对于突发状况作出及时的回应;最后就是多模拟锻炼,不要害怕出错,用双向交流代替单向表达,让孩子面对反馈,在规定时间其他要求中完成应变。
六、结语
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许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真实的需求和陪伴。一部分孩子开始变得内向胆怯,害怕与人接触,从而缺乏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自信。儿童语言艺术的开展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还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全面发展,锻炼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期待社会和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这个方面,携手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姜迪武.浅析儿童语言艺术课的教学[J].神州民俗,2009(4):28-30
[2]李海鹰.从少儿节目主持人谈幼儿教师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4):164+168
[3]郑晋琴.通过“小主持人”教学,提高孩子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1-1
[4]纪谦杰.小主持人的主持艺术[J].数字传媒研究,2016,33(4):34-36
[5]周小琪.谈谈儿童语言艺术教育[J].教育导刊,2002,(1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