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2018-07-25蒋隆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优点内涵分层

蒋隆兰

【摘要】为学生提供有差异的教学服务,实施分层教学法,这不仅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关键词】数学 分层 内涵 优点 素质 动态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35-02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育心理学研究及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分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张扬个性。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分层教学是指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

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且使优生、中等生、后進生都有“东西”可吃,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的分层,非局限于对学生静态学习状态的划分,而是蕴含着如上述诠释的发展生成过程。

二、分层教学法的优点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深入探求,主动实践、求知。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会以不同程度的动作行为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如果教师一味采取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不会得到应有的结果,相反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如果采用分层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正是心智成熟的时候,这期间的任何挫折或者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其一生。青少年五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除了父母,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同学。父母的鼓励与夸赞至关重要,但是老师的赞赏更加是必不可少。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有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如果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放在一起,不仅不能促进他们相互学习,甚至可能由于学习成效的区别,让学生只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忽略了自身的特长,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肯定的个体,在分层式教学中,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成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1.加强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老师也是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所以老师们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水平方面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成为学生们的标杆,而且分层教学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能让老师错误的认为,分层的备课内容都一样,就是给差等生讲的速度放慢一些就行了,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作为老师,尤其是初中数学老师一定要明白,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方法和策略,是为所有的学生寻找一种适合他们成长的学习模式,而并非是教学速度的快慢能决定的,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其思想理念也需要进行时时的更新,要彻底理解分层教学的含义,比如说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差等生进行积累式教学,让他们把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数学课堂当中;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接受知识快的优等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用创造性思维来进行课堂,分析并总结出课堂材料中内在含义,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收获到课堂的乐趣,能在分层课堂教学中获得成长。

2.课堂标高设置。因为学生层次不同,数学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标高不可能一样,每个教师悉心研究所教层次的状况(即层情),再确定每节课的标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桃。对A层学生主攻基础,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可怕,自己原来也能学好数学;对B层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C层学生打好基础仍是关键,但重点是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无论哪个层次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是课堂的最高追求。3.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由学生申请,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对学生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比较满意的层次,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总而言之,在教学发展的今天,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服务者。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实现自我提高。分层教学法,是以因材施教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只有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茜.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利用[J].江西教育:2017,8

[2]郝新娜.浅谈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8

猜你喜欢

优点内涵分层
活出精致内涵
《如此优点》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挖掘习题的内涵
雨林的分层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