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2018-07-25陈秀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陈秀钦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也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生活化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均与实际生活相贴近,且结合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32-0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同时学会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概述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以致用”,也就是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起到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在高中化学教师的指导下,强调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将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从应用原理上来讲,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均离不开化学知识的知识,而化学课程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强化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社会活动中去,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接受力,而且还能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通过教师的指导,深入理解实际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最终达到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固化

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因循守旧、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固化,在将课本知识讲授完后,引导学生通过做题、复习来巩固学习效果,拓展训练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对高中化学课程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另外,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不注重引导与启发,只是一味地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对问题进行重复性讲解,忽略课堂反馈[2]。学生仅仅依靠课堂记忆对化学问题进行自行研究,而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仅凭学生自身水平是无法解决的,这就影响了整个学习效果。

(二)对生活实例的开发与利用较少

高中化学课程中存在大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理论知识等,这些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生活实例的开发,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此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但就当前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对生活实例的利用,缺乏教学联系生活的意识,再加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忽略对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三)对生活化素材了解较少

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受自身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影响,要想提升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效,就必须具备化学专业知识,并能将其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生活化教学。但就当前现状而言,许多教师对生活化素材缺乏深入了解,并无法实现将素材灵活运用至课堂教学中,导致生活化教学实效得不到充分体现。同时,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缺乏正确认识,意识不到生活素材对学生化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产生的影响,只是照本宣科地实施教学,导致生活化教学流于表面形式[3]。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其中蕴含着大量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概念与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氧化概念时,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讲解。在实际生活中,“84消毒液”可漂白衣服,但时间久了衣服会发生泛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讲解水质内含有较多铁元素,运用“84消毒液”时,水中的二价铁离子与漂白剂内所含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变为三价铁离子,进而使衣服颜色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对氧化概念产生理解。

(二)运用生活实例设计化学实验

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的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其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生活实例来设计化学实验,通過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习惯,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例如,在酸碱中和实验课程上,教师预先指导学生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包括苏打粉、醋等,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将以上材料进行酸碱中和,观察实现现象,并详细记录实验结果。由此,学生对有趣的实验现象产生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效果。

(三)安排生活化作业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其布置生活化作业,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巩固记忆效果,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安排学生通过小调查、小实验来研究化学问题,并将调查结果、实验步骤及结果等详细记录下来。例如,安排学生回收重金属,并自行设计调查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均得到有效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不仅理论性与科学性较强,而且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原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本文在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波.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31

[2]王雨东.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7,44(04):155-156

[3]胡传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07+120

[4]梁娟.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101-102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