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教工作中如何加强幼儿的学习动机分析

2018-07-25张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质量提升学习动机

张欣

【摘要】根据奥苏泊尔研究发现,七岁以下的幼儿有独特的学习动机,具体表现为附属内驱动力表现较为突出,认真内驱动力出现最早,而幼儿的自我提升内驱动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根据这些特点,幼儿教师需满足幼儿的需求与好奇心,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对待幼儿要以公平的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针对幼儿年龄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学习任务,本文着重对幼教工作中如何加强幼儿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方法,希望能够取得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学习动机 兴趣激发 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12-02

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幼儿的年龄有关、与幼儿的兴趣有关,针对幼儿这些学习特点,在幼教工作中,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一、幼儿学习动机特点

(一)好奇心与兴趣

根据最新的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内驱动力、附属内驱动力、自我提升内驱动力。幼儿的认知内驱动力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解决问题的一种内在需求,人的本能是认知,是一种需求,而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好奇心与兴趣。幼儿的问题较多,且大多数问题都较为奇怪,如天为什么是蓝色的?等等问题,幼儿的提问是认知内驱动力的主要表现,年龄的不同,其表现也会不同,一般年龄较小的主要是因为好奇,幼儿的好奇是不确定的,容易受到新异刺激引起,比如,幼儿在课外活动时,一只飞过的蜻蜓会引发幼儿的探索热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广泛的好奇会逐渐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兴趣,关注的领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因兴趣是成长中逐步体现的,会受到个人关注点的影响[1]。

(二)表现欲和荣誉感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在诸多方面主要依赖于家长与教师,成人的夸奖与认可会表现出好孩子的取向,幼儿的表现良好,学的快、学的多便会得到老师与家长的重视与表扬。在幼儿园中,因师生数量的不同、地位的不平等,促使幼儿为迎合老师、为得到老师夸奖来进行学习,读故事、学习汉字、计算等等,因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充分的了解,幼儿努力学习,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为满足家长,得到家长的赞许,得到老师的夸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幼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开动脑筋,认真听课,做到不违反纪律,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圆满的完成,其根本目的是为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即便是比较无聊的学习活动中,幼儿出于这个目的,仍会有所坚持,所以,幼儿的附属内驱力表现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即便是枯燥的与不感性的知识,幼儿也能够坚持的进行学习[2]。

二、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明确幼儿特点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指导,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从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可以有效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3]。

(一)满足好奇心,培养兴趣

一,教师需根据幼儿的特点,创建良好的环境,该环境中需要满足幼儿的安全认知需求,在有效保证幼儿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动机的基础是需要,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教师所创建的环境,需要是安全的、充满尊重的,如此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维持自身的学习行为。二,教师提供刺激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该刺激物需要有几个特点,新奇、形象鮮明、生动、多变,比如,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制定满足上述特点的活动道具,利用道具开展有趣的活动,或开展形式多变的教学方式,将会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提升学习动机。三,面对儿童的各种问题,教师需秉持尊重的态度,并进行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满眼好奇的提问时,身为幼儿教师不应该拒绝回答,合理的解答是必要的,如果幼儿的好奇心被成人无故的压迫与打压,则会造成幼儿心灵上的创伤。四,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的不同,幼儿教师需找出幼儿的关注点,针对幼儿的个别兴趣,进行着重培养,每一个幼儿因生长环境的不同、个性的差异,爱好与兴趣也不尽相同,而幼儿园阶段正式培养幼儿兴趣与爱好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教师要给予一定重视[4]。

(二)公平对待,积极评价

1.班里的每一个幼儿,教师要给予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都不可忽视,幼儿对教师的言语与行为十分重视,所以,教师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更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导向作用。班里内向和胆小的孩子,教师格外对待,并积极鼓励这些孩子的学习与表现,坚决不可出现因忽视幼儿而导致幼儿出现恐惧学习的现象,更要杜绝幼儿出现自卑心理。2.针对幼儿的学习,教师应给予积极反馈,以其他增强幼儿的学习行、增强幼儿学习频率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给予幼儿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学生获得的学习成就的正确度越高,那么反馈信息转换的频率也会越高,教学的成果也便会越大。由此可见,在幼儿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幼儿的成长起到推进作用,而且还能够维持幼儿的良好学习行为,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应以表扬为主,因为表扬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批评则会打压学生的自信息,针对幼儿自身的附属内驱力,幼儿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增强,不可吝啬对幼儿的赞美与鼓励,让赞美与鼓励成为幼儿成长的动力,使其能够激发幼儿的继续学习的动力,加强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幼儿健康成长[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动机的提升,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身为幼儿教师,需认识幼儿的学习动机,明确幼学习动机的特点与规律,并着重培养幼儿的爱好与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幼儿,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提升幼儿学习的持久力,增强幼儿的学习效率。针对幼儿学习动机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给予一定重视,在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过程中,针对这种差异化要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丁楠.浅议幼儿早期阅读教育[J].魅力中国,2017(9):139-141

[2]杨静,龙倩.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28):195

[3]李芳.合作学习理论在幼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何笑玲.幼儿足迹探秘--主题活动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版),2013(3):133

[5]陈倩.对幼教工作科学化、趣味化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4(9):179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质量提升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