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器械大智慧

2018-07-25朱旻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教师成长主体地位

朱旻

【摘要】课题研究是教师不断进步平臺,但是,很少有教师愿意并热衷于此项内容。多数是不太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一个错误、模糊的概念。本文将结合一个小小的器械,来阐述一个大智慧,课题研究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深化幼儿园的管理。

【关键词】主体地位 教师成长 幼儿园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立项课题“棍球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编号:D/2015/02/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70-02

“幼儿棍球活动的创编与实践研究”课题是以“软式棍球”为载体,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棍球活动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软式棍球是幼儿园新添置的玩具,起源于冰球,是有包有特殊泡沫的直杆球棍击打软球,攻入对方球门的一项游戏。鉴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把购买的“软式棍球”和自主研发的两种型号的球棍,统一称为棍球,开展的相应活动,成为棍球活动。

一、开展器械游戏创编,彰显幼儿主体地位。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且明确把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体育游戏是一种融合了运动、游戏和教育指导的身体练习活动,在幼儿园中,体育游戏不仅是体育锻炼的手段,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幼儿主动创编体育游戏。

棍球游戏作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棍球是运动器械,我们把棍球游戏定位在体育游戏。在体育游戏创编的环节,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幼儿在踢踢、滚滚、跳跳、敲敲、蹦蹦的动作基础上,创编棍球游戏。教师对棍球的玩法进行记录。按照徐卓娅《学前儿童体育》对体育游戏的分类原则,我们进行了分类:按照器械使用分类,棍球属于小型器械;按照基本动作分类,走跑游戏——拯救小树林、火炬手等;按照素质锻炼重点分类,总结出灵敏和速度的游戏——穿越侏罗纪、弹力球等。

2.教师辅助优化体育游戏。

幼儿在每个阶段表现特性不一样,体育游戏的侧重点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体验、合作、竞赛三个层次,分别在小班、中班、大班年龄段开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体验阶段采用棍球分离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棍球活动的兴趣。合作阶段以多人合作为主,在击球、带球、射球的基础上,熟悉动作,感受以个人为中心的方位变化,保持身体平衡。竞赛阶段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展示阶段。幼儿从初步的合作意识到现在的自主规划和分配,幼儿逐渐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棍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规则文化。

二、理论实践互动研究,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芝加哥大学的米哈利·契可曾总结出一个“流”字,巧妙地概括了体育运动与人生活动之间的关系。“流”指的行为者忘却一切无关的俗念,只和行为对象融为一体自由流动的那种感觉,这就是游戏的理想境界。孩子们每一次的对抗,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尤其是裁判、守门员对球的高度关注,让每一位观看者惊叹不已。孩子们对棍球的喜爱以及游戏中的专注,促进我们以此器械为依托,进行课题研究。

1.教师俱乐部助力课题研究

教师对课题的理解和运动参与程度不一样,老师在针对幼儿在运动中所表现的个人差异和运动强度、密度上存在不同看法。于是,我们成立教师“棍球俱乐部”,定期举办演练活动,让老师们体验每一个动作。例如一个小小的射球动作,难易程度、教学策略的重点是什么,只有自己亲自尝试才会发现。主要包括目标位置、目测距离、击球点、打击力度四个方面。目标决定了身体方位(空间位置),击球点决定力度,力度决定距离,需要神经、大脑、肌肉的紧密配合。

2.理论学习推动课题研究

教育过程是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人类的动作发展概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定位研究内容,了解幼儿动作的发展。比如我们根据体育活动中早操活动、户外(室内)体育活动、集体体育教学活动、亲子运动游戏等形式,定位了体育教学、操节活动、专项活动三项内容。

3.幼儿评价优化课题研究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有效的评价反映幼儿现有经验与发展水平,教师在此基础上提供支架,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以教研活动为平台,重点研究了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棍球活动内容的开展有了详细的了解,并根据观察的信息,提供支持,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比如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喜欢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看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想法。再如谈话法,更有针对性,对教师关注的问题,幼儿进行了直接的调查。

三、管理课题研究,深化幼儿园管理体系。

棍球定位课题研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要各个条线的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对体育游戏教学化的实施策略,课题组成员为主,真正发挥引导作用,更要在集体备课中研讨、示范动作、真正落实。

1.关注具体内容实施的细节

对于操节的展示活动,需要满足七个班级的棍球。通过行政商讨,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由于小、中、大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我们就自己研发了80、70、65厘米的三种棍球,满足不同身高的幼儿。针对专项活动中的棍球联赛、绘画比赛、升旗仪式展示等,需要每个班级的配合,还需要做好时间的安排和必要的材料。每一次的活动都要有个详细的方案,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结合本园实际开展。

2.理清条线管理的关系

课题研究属于教务管理的层面,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更加详细的方向引领;仓库管理方面,需要专人专事,不要经常调换;后勤方面,对损坏的设备,要及时维修等等,幼儿园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建立与课题接轨的管理体系,为以后幼儿园课题的发展打好基础。

课题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问题性,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一切的问题,都以幼儿为中心开展研究。一个小小的器械,要想做好做实,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热情,更需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从课题内容定位、实施,总结,教师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的器械,不普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意〕蒙台梭利著,胡纯玉译.《发现孩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2)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3]郝卫锋.棍球活动:幼儿园健康教育新路径[J].教育导刊,2015(8)

猜你喜欢

幼儿园管理教师成长主体地位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工作要点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