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2018-07-25黄俊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黄俊育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的增多,导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高速发展,以一种新的形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此形势下,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鼓励当代大学生克服困难创新创业。做为优秀学生中的学生党员,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优势,本文经过调查分析,指明学生党员在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就业难题,为助力国家建设创新型经济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互联网+ 创新创业 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27-02

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教育水平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考公务员或其它事业单位编制单位等稳定职业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变得丰富多彩。2015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要求大力培育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创新创业带动和扩大就业,打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5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应该理清思路、正视问题,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优势,做好创新创业排头兵,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1]。

一、互联网的认识及作用

197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诺曼.阿勃拉姆逊研制成ALOHANet,这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互联网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等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的提出,更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使传统产业实现在线化、数据化,随时调用和挖掘信息价值,减少仓储,提高生产速度发挥巨大的作用。互联网具备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社会财富增长的新动力源泉之一。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作用

学生党员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具有较高的威信,他们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在专业学习、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是学生的中坚力量,能够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传达给学生,化解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矛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发挥学生党员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三、开展学生党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为了提高就业率,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指导性政策,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给予学生创业者更多的支持。通过培训、指导、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激励等等途径,重点扶持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从政策和税收方面给予大学生三年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学生党员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2]。同时,高校开始加强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工作形式、内容甚至体系上不断摸索,帮助拥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党员走上成功创业的道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带动其他学生加入到创业大军中,为增加国家经济建设活力打下坚强的基础。

四、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党员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据统计,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创业率不足l%,而且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不切实际的想法、好高骛远的现象。有些學生党员,在创业的初期,通过各种渠道的集资,投入了资金,但结果并不乐观。同时,大多数党员属于工科类,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公司的管理没有经验。此外,长期生活在校园中,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走上社会后,无法敏捷地对市场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了经济损失。最后,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对本该做好的基础工作却不屑一顾,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活环境优越,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经不起坎坷和挫折,这些因素影响创业热情。

2.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创业,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业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整个创业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包括如何确立项目、组建团队、各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产品营销方法等等,据调查,约11%的高职学生党员创业者,虽然掌握了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些相关的核心科技有所了解,所创造的产品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但是创业的结果却不理想,效益较差。原因是比较注重产品的研发,不太注重产品的销售,没有及时加大产品的宣传和促销,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最终造成产品积压,销售困难,最终因效益不好而导致创业的失败。

3.缺乏经济基础。学生党员在创业的初期,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为此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因为刚走入社会,没有足够的积蓄,得不到企业和银行的风投,只能依靠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在此情形下,即使有了很好的创业项目,也因经济基础薄弱而无法实现,错失了创业的良机。

4.社会对学生创业认知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大部分人(包括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毕业后,就该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反对学生创业,甚至认为创业是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被迫的,这些想法无疑降低了学生党员的创业积极性,最终因来自家庭、社会的阻力太大而放弃创业。据《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报道,我国参与创业的60%属于生存型创业,40%属于机会型创业,在英美等国家,机会型创业占90%,生存型创业占[10%,可见两者在创业方面的差距还很大,我国急需培养一个良好的社会创业文化环境氛围,改变思想,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创业的生力军。

五、解决学生党员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及举措

针对学生党员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1.加大宣传力度。各个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把学生党员的创业摆放在就业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为学校的创业工作尽心服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的经验材料以及成功案例,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实现学习教材的个性化、多样化、弹性化和特色化[4]。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宣传创新创业的政策,以学生党员做为骨干力量,动员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团队中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2.加强培训,提升创业质量。高职院校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创新创业组织,让理论水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培训、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党员们的创业意识、理论[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技能。对于学生党员选定的创业项目,要给予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和指导。通过市场调研、技术实现途径等方面的考查,避免学生选择某些不符合实际、合理性较低和无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

3.创建创新创业基地,夯实创业基础。通过整合资源,引进校企合作项目,依托合作企业的帮助和专业特点,创建创业实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咨询、指导、知识讲座、竞赛活动和服务工作。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给予创业大学生党员资金、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惠。此外,通过创业基地,每年固定时间对在校生举行培训或实训,使他们得到了系统创业培训或实训,利用党员的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周围的大学生一起加入到创业行列中,催生更多的学生创业者和参与者[5]。

4.加强创新创业科研力量和转化能力。以项目为导向,利用企业技改项目,以科学研究带动创业研究,使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了解有关科研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育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或通过校企企业工程师的协助,发明一些专利技术,并将专利技术产品化,打好坚实的创业基础,为社会输送具有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的人才。

5.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学校和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和家长的支持。国家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并积极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进行一定的引导。简化大学生党员的创业审批程序,降低创业门槛,社会也要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足够尊重,家长要适当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干涉、阻挠。同时,各高职院校要建立“创新创业网站”,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善于利用传统形式和新媒体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鼓励倡导创新创业。在学分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创业基金、创业社会实践,建立起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6]。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大讲堂”,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创业达人、创业历届校友等现身说法介绍创业经验,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激情,此外,要积极利用第一、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与平台,鼓励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及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园”,举办大学校园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国家或省级举办的各类创投大赛,利用表彰创业先进、树立大学生党员创业典型等方式,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深植入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共识,产生共鸣。

6.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离不开诚信经营。由于網络创业与实体创业存在着不同点,互联网下的创业存在着一定的虚拟性成份,很多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高校应该积极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对党员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树立他们诚信经营的意识,从而创造一个文明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的成功创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六、总结

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是当前国家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形势所趋,对于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需要我们紧跟时代脉搏,制定出适应新形势的育人模式与规章制度,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顺势而为,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体现创新方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创业、理性创业、成功创业[7]。政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者“保驾护航”,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脚踏实地。虽然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党员创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21世纪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党员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鼓励大学生党员进行创业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社会的长久发展及新常态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7):75—78

[2]陆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改进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32-34

[3]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2)

[4]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5]苏晓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76-77

[6]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5)

[7]杨庆华,徐玉成.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本质和功能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3-2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