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

2018-07-25吴少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教育

吴少强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级载体建设包括:建立工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落实经费与基地,建立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的基础载体;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组织创业模拟培训,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加强创业项目的申报与运营管理,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促进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研究与激励考核引领,优化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教育 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载体 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25-01

随着教育体系的开展,经过很多年的实践,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从各个方面发展,从各个平台的延伸发展,并且各个高校针对不同的创业体系教育,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在企业,社会等更加多方位的开展。

一、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的基础载体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高校就因为指导为基础,包括各个高校对创新工作的各种条件,制度,各种费用及创业各种实践地方的各种基础条件的建立。各种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应与时俱进,根据各个学生需求,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统一,分工明确,不可存在各种拖尾,共同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打造良好的基础。各个高职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转款专用,制定出各种制度,学生老师都应严格遵守规定,家长各种创业的指导,管理,让创新创业的管理及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

加强老师的培训,想要更好的让高职学生在创业中创新,就必须提高师资力量,各个高校应相互交流,对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规划,安排老师到有丰富经验的地区学习,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为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当然对于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这样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得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创业实际情况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更多的资金的注入,可以相应的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让资源更加整合,以及相对设施的完善,也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收信息,让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更加遵循校企共建原则,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结合教学、创业和专业实训的创业实践基地。

二、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作用

学校增加创业课程的增加,对于高职的学校的课程相应调整,优化课程,同时设立心理学科,对于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心理老师的咨询,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准确地方向。平时不仅仅注重学习培养,还应结合实际举办个妆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中以教学带动竞赛,使得高职学生不断的相互交流,扩大自己的交流面,让高职学生经验更加丰富,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宝贵经验。当然大赛不仅仅针对创新,还需要设立一般技能大赛,考验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使得一些拔尖学生更加出类拔萃,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创新是创业的源头,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大学生是社会的新入住资源,学生应该开创自己的创新想法,自己制定各种计划,同学间应相互交流,不仅仅在于表面交流,同学间应对于技术等项目交流,当然学校也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针对学生类型,制作出各种相应的计划,对于一些相对落后,或者资金方面有缺乏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帮助,相应的扶持,不要因为资金问题或者一些可解决的问题而耽误一些同学的培养计划,当然也估计学生可以尽早的进入社会实习,去社会增长经验,对于日后毕业自己在就业中的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努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校、政府等部门在创新就业指导中发挥的作用

当然学校以就业为指导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也是为了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必要前提,学校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中可以加强对于专业知识非常优秀的同学的培养,这样既可以节省一部分资金,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制定专业的计划,对于专业知识很强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各种知识,社会时间的培训,老师跟同学的各种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也可以在交流中拓宽老师的思维,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灵感,在专业指导的背景下,创造出更加好的就业机会。以创新为载体的就业指导也要结合各种校外资源,与社会企业签约实习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晾干,也可以在企业交流,使得学生的各种科研成果运用企业。不仅可以为企业服务,还可以更加直接直白的检验学生的创新成果。当然在这其中政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对各种大学生就业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场地帮助,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争取最大的优惠政策,以及便利条件,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可以更加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当然对于大学生创业,如果做出一定的成绩,不论学校还是政府都应给与相应的奖励,专利的申请。现社会,由于学生不能享受各种社会待遇,导致如果学生研发出更加专业的成果,可能在社会中得不到相应的奖励,这就需要学校跟政府加强这方面制度的完善,让学生的科研成果得到保证,对于大学生也可像企业那样建立各种考核制度,职称等评定,也可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发表一些学术论文,若论文得以刊登,可以计入学分,以上这样都可在毕业后带入到企业受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可,建立更加有利于高职学生的管理制度,可以将科研成果替代学分,更加激励学生开发,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大學生创业训练的教学制度及大学生先进评比激励办法等,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管理考核机制。

总之,希望通过学校及政府部门的完善体制,可以让高职学生在更加好的环境中创新创业,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中,让更多的学生激发潜能,创造出更加与众不同的科研成果,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就业方面,为企业,为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卫国同志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3-04-09

[2]马林.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12-115

[3]崔艳丽.构建创业文化:大学提高质量与塑造个性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5):41-44

[4]吴金秋.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0-08-14(03)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职教育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