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2018-07-25曹淑芬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周期性经期异位症

曹淑芬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宮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是妇科常见疾病,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大约七成患者有继发性痛经,约六成患者有不孕症。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疼痛、不孕症等。主要表现周期性发作。没有症状者约为二成。

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疼痛特点为局部性、周期性、渐进性、继发性,大多发生在经前、经期,尤以经期第一天最剧烈。疼痛发生时可放射至腰背部、会阴及肛门。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痛。另一个症状为月经失调,常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等症状。其他还可能出现里急后重、尿急、排尿闲难、排便不顺及周期性血尿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达到六成以上,可能与盆腔结构改变、自身免疫、卵巢激素等变化有关,较正常妇女不孕率高出三倍多。月经期间最好少做增加腹压的运动,比如登山、骑自行车、长跑等,以便避免经血倒流;经期不做盆腔检查,如有必要,操作应轻柔,避免挤压到子宫。

传统中医辨证治疗这种病症,视病情使用补肾、活血、通腑、温经、益气、清热活血化瘀法,以及月经周期等治法。中/重度以上患者或出现盆腔粘连、异位结节等情况时,传统中药难以达到消除粘连消、散囊肿等目的,应选择西医手术治疗比较妥当。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通常以活血化瘀为根本治法,然后加上其他治法,比如以经痛、月经过多为主症,必须加强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倘若以不孕为主症,除了活血化瘀以外,还需配合月经周期疗法,以及加强补肾治法。

因为肾精是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合选用何首乌以便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使用菟丝子以便补肾固精、养肝明目,酌用淫羊藿以便温肾壮阳、强壮筋骨、祛除风湿。

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刚开始大多为实证,但是往往病程缠绵,中医有久病属虚的说法,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也有伤正的弊端。所以治疗时必须注意扶正,适合根据病情加以扶正,加用党参以便益气、生津、养血,选择黄芪以便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猜你喜欢

周期性经期异位症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