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应对贸易战,中国经济新举措
2018-07-25
英国《金融时报》7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公布新措施促增长中国宣布一系列减税和基础设施支出措施,以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当前,中国正加大力度刺激需求并阻止经济走弱。此举是周一较晚宣布的,当天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中期借贷工具向银行体系注入740亿美元——是中国央行使用该工具单日最大规模注资。
这些财政措施日益显示,决策者担心对美贸易战会加剧国内经济减速。近几周,中国还采取一连串放宽货币行动。中国国务院公布上述措施,指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然指与美国的贸易战升级,同时想淡化市场担心中国结构性改革会重回强力信贷刺激的老路。中国总理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国务院还承诺确保“适度的”信贷增长。
中国政府还敦促地方政府加快分配未使用的财政收入,要求金融机构确保对地方政府预算外融资工具有充分贷款,避免工程延误。后一措施显示重心的转变。此前一段时期,中国财政部着重控制预算以外渠道的变相借贷。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2016年以来最低,经济学家们预计今年余下日子会进一步减速。这促使决策者转变做法,从强调抑制债务转向刺激增长。
根据周一晚间的消息,中国当局还授权对企业投资研发减税650亿元人民币,并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工程提供融资。北京方面表示,政府将鼓励民间投资交通、油气和电信领域的项目。德意志银行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志伟(音)说:“这些声明表明政策立场正从收紧转向宽松。”
(作者加布里埃尔·维尔道)
英国广播公司7月24日报道,原题:贸易紧张背景下,中国出台措施支持经济中国正着力支持经济,政府将集中于加大减税并鼓励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计划发行专门债券。出台这些举措的背景是,对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略有放慢。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加征关税产生影响,未来中国会面临更大挑战。此背景下,有迹象显示中国着手减缓对经济的潜在负面冲击。
据7月23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后的消息,政府将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专家说,这些措施大多是渐进性的,但显示向更宽松财政政策的转变。▲
(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