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副文本比对研究
——以白之译本与汪榕培译本为例

2018-07-25三峡大学

外文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牡丹亭译本译者

三峡大学

曹灵芝 赵征军

一、引言

《牡丹亭》乃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他创作的“临川四梦”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世界戏剧艺术经典。《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传统女性追求爱情的自由婚恋观,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色彩等都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牡丹亭》外译活动活跃,各种节译本、全译本层出不穷。其中白之(Cyril Birch)译本及汪榕培译本深受中外读者喜爱。美国汉学家白之于1980年推出《牡丹亭》全译本,译文质量高,在英美高校图书馆馆藏量及借阅量较其他译本更高,深受读者喜爱,基本上成为汤显祖《牡丹亭》在英美文化系统的象征;中国翻译家汪榕培先生于2000年出版的《牡丹亭》全译本也享誉中外,作为推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经典之作,被收录入《大中华文库》。在异域牡丹花开红艳艳的同时,《牡丹亭》相关翻译研究也枝繁叶盛。研究者大多从翻译美学(吴玲 2008)、女性主义(Ko 1994)、译本评介(汪榕培 2001)等视角出发,以唱词和典故的翻译、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译者主体性等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然而,《牡丹亭》英译研究大都着眼于译本的正文内容,副文本视角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不仅忽略了副文本丰富的形式对于正文本的补充作用,也忽略了翻译边缘领域所包含的翻译现象。本文将从翻译副文本研究视角出发,对白之译本与汪榕培译本中的副文本信息进行比对,探讨译文中副文本信息对译作的解释、补充作用,以及对译作在英美文化系统流通及传播效果的影响。

二、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

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副文本”概念。在其经典之作《副文本:阐释的门槛》(Paratext:ThresholdsofInterpretation)中详细阐述了副文本的定义、分类、功能、效果、研究途径及方法等问题。他将副文本定义为“在正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的材料”(Genette 1997: 1)。副文本形式多样,包括封面、译者简介、标题、次标题、出版信息、题词、献词、序跋、注释、插图等内文本信息、译者访谈、译者本人撰写的评论、日记以及私人性质的通信交流等外文本信息。热内特的副文本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副文本形式对正文本进行补充与加强,具有极强的阐释力。如序言中隐含着出版商的出版目的,借此大力推介图书在市场的流通;插图通过图画及色彩的补充,丰富了语言的阐释力,从多模态的角度给读者带来立体生动的阅读体验;注释中隐含了译者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目的等。传统语言学、语用学翻译研究仅停留在语言层面,强调文本的转换、语义的准确性及规定性的翻译方法。20世纪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译学研究开始转向宏观的研究语境,关注制约源语文本的选择、译语文本的生产与接受的社会文化语境等。因而,副文本所具有的协调文本与语境、文本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功能也逐渐得到重视,从而促进译作图书在目的语市场的接受和消费。而《牡丹亭》这样一本充满异质文化的戏剧作品,通过翻译的副文本研究方法分析,能更好地阐释其正文本。

三、《牡丹亭》英译本中副文本元素比对分析

《牡丹亭》作为以戏剧形式而存在的文学体裁,与其他诗歌、散文、小说等常规文学形式不同。无论是书中栩栩如生的插画,还是对舞台上生、旦、净、末、丑角色转换的戏曲场景,抑或各种唱词、对白中所隐含的浓厚汉文化的注释等都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副文本信息。而副文本研究方法,又能通过封面、出版信息、序跋、注释以及舞台效果等对《牡丹亭》正文本内容进行解释与补充,加强英美读者对中国戏剧的认识,减少阅读障碍,从而真正了解《牡丹亭》中国文化的内涵,促进其在英美市场的流通。

(一)封面及附属页面

图书的封面、标题及其他附属页面一般是出版者生产的副文本,出版商对副文本的操控体现在书籍封面的装帧设计上。读者阅读书籍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封面的文字信息、设计、材质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及喜爱程度。

就本文研究的《牡丹亭》英译本来看,封面标题、译者名、出版地、出版时间等信息完整,但其风格各有千秋。白译本《牡丹亭》封面背景以姹紫嫣红的国花“牡丹”为背景,右侧配以一首小楷古诗。汉文化色彩浓厚,其意境也与书名《牡丹亭》遥相呼应,注重译文本身的文学价值,也烘托了原著的文学异质性,从而引导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主题、风格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深受读者喜爱。一位外国读者在亚马逊网站上留言称,“还未来得及阅读此书,但其精美的封面和印刷让我觉得如获至宝,我十分高兴终于珍藏到这本中国古典文化典籍。”*https://www.amazon.com/Peony-Pavilion-Mudan-ting-Second/dp/0253215277/ref=sr_1_1?ie=UTF8&qid=1501122892&sr=8-1&keywords=the+peony+pavilion.由此可见,书籍封面这一重要的副文本信息从视觉角度对增强读者阅读兴趣及接受状况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出版商在书籍封面上印有“史恺悌教授作序”的信息,史恺悌(Catherine Swatek)是一位大师级的汉学家。其名字的出现便很好地为白译本《牡丹亭》“代言”,增强了读者,尤其是研究中国戏曲文化的专业读者的阅读信心,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相比之下,汪译《牡丹亭》封面以气吞山河的中国黄河为背景,在附属页配有中国古建筑标志石狮。虽“黄河”“石狮”两意象凸显了中国博大的文化,却与本书《牡丹亭》阅读背景缺乏相关性,在引导读者理解该戏剧方面稍有欠缺。但该译本封面标明了“大中华文库”字样,得到国家重大出版工程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读者对权威版本选择的可能性。

(二) 排版印刷

在排版方面,两译本呈现显著的分化。白之作为外国译者,译本以全英文的版式在国外出版。译者采取半缩(half-indenting)和全缩(fully indenting)的方式对散体对白、入韵诗词和唱腔加以区分,即唱词段落全缩进,诗词段落半缩进,其他部分为散体对白。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将戏剧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译入语读者,保持了译文的独立性及适度的异域文化风情,不仅给普通读者以规范、严谨、专业的阅读印象,更能吸引汉学家、汤学研究者及专业文学爱好者进一步品读、研究。其存在不仅仅是翻译作品的形式,更是上升到翻译文学层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汪译《牡丹亭》采取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将原文与译文并列排版,简单通俗,降低阅读难度,适合普通读者将之作为汉语教学精品教材来学习,忽略其独特文学性的欣赏与品读。同时,也与其纳入《大中华文库》所彰显的专业性、权威性有所不符。

(三)序跋

序跋是“序”与“跋”的合称,均是对书籍出版宗旨、主题等内容的介绍性文字,热奈特(Genette 1997)统一用 preface 来指代。本文所研究的两译本序跋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白译本与汪译本序跋比对

译本序跋为出版商和译者提供表达的平台,出版商借此推介图书,译者通过序跋表达自己的翻译思想。由表1可见,汪译《牡丹亭》分别用中英文撰写总序及前言。在总序中,丛书主编杨牧之介绍了丛书的出版背景、编辑体例以及《大中华文库》出版的目的与意义,大力推介该译本。译者前言中,汪榕培先生全面概括了戏剧家汤显祖的生平、汤学研究、《牡丹亭》及其文学价值,并且“现身”讲述自己的译路历程,将自己译本与白之译本、张光前译本相比较,语言缺乏客观性。

而白之在序言前半部分扼要介绍了原剧的主题、人物、情节及结构等要素,在序言后半部分也对剧中的舞台指令、情节、道具等做了说明,有利于增进读者对中国戏剧形式的认识,减少译文阅读中的诗学障碍。他认为原作者的目的在于颂扬晚明新兴的人文思潮、人性的自然之爱——“情”。喜悦、悲伤、恐惧、愤怒、欲望都是“情”的表现,它与冰冷残酷的理性传统力量范畴“理”形成对立的二元(Birch 2002)。从害羞的闺阁少女到经历梦中之爱、阴间历程,最终与丈夫花好月圆的杜丽娘,从落魄书生到为爱掘坟、金榜题名并收获完美爱情的柳梦梅,以及迂腐固执的杜宝、活泼调皮的春香等鲜明的人物,序言中都对其有所介绍,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更有以研究《牡丹亭》演出史知名的加拿大史恺悌教授为其作序,对《牡丹亭》舞台演出及当时国外研究状况进行阐述,如Wai-yee Li对《牡丹亭》主题中人性自然之爱——“情”的研究;Dorothy Ko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女性生活及文化的探讨,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当时国外研究状况。白之《牡丹亭》译本得到史恺悌教授为其作序,这本身就是对其译文质量的认可和肯定。史恺悌更是在《牡丹亭》当前研究状况中特别提及白之的贡献,称其为“教授”“大师”,更加客观地证实了白之翻译水平之高,译文之妙。史恺悌对《牡丹亭》舞台演出史的研究也为学者打开新的思路,翻译与传播学的结合,也能更好地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四)注释

注释是译者为对译文进行补充说明而采用的副文本形式。《牡丹亭》的特点就是所涉及的中国文化极为庞杂,信息量相对较大,为了帮助目标语读者真正了解《牡丹亭》的中国文化内涵,离不开注释这一重要的副文本信息。白译本与汪译本注释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译本注释比对

两译本在注释这一重要副文本信息分布上差距巨大。从定量角度来看,白之在保证译文可读性的前提下,合理添加各类注释,全书所用脚注多达314处,文末补充注释55处。这不仅是帮助普通读者理解晦涩难懂的古汉语所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辅助方式之一,也为专业读者进一步研究昆曲、南戏及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增强可靠性,有助于他们对异域文化异质性、文学性的钻研。而汪译本根本不存在注释,淡化、甚至抹去了许多文化意象,使得译文的可读性及文学性有所缺损。从定性研究角度来看,在不影响排版及篇幅的情况下,白之主要采用“意象+文内释义”的方式对通俗易懂的意象加以解释。而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典故、双关、佛教文化、所引诗句等蕴含的丰厚中国文化元素则采用页面脚注的形式加以解释。此外,由于英美文化中缺乏词牌名这一意象,白译本将原文中富有中国特色的词牌名略译,但在文末注释中,采用汉语拼音系统音译的形式加以补充。

意象+文内释义的方法也是文内补偿的一种方式,即直译原文的文化意象,又补充阐释相应的文化含义。

(1)“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汤显祖 2001:10)

文中出现的萱花椿树,西方人可能会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为一种花草树木。白译为O mother gentle as lily, father as cedar strong(Birch 2002: 8),如果单纯译为like Xuan flower and Chun tree则让读者不知所云。白之在此处补充了萱花为忘忧草,指母;椿树以长寿著称,指父这一文化内涵。由于西方世界缺少与“萱花椿树”对等的文化意象,白之取其对应的文化意义。以清心安神、内心纯洁善良的百合花lily替代萱花,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祝福;以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雪松cedar代替椿树,以表达对父亲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不仅补偿了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父母的祝福。

意象+文内释义,这样的处理方法使译文流畅简洁,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还能较好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更是充分保证了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趣味性。但是,意象+文内释义的注释方法仅适合对简单易懂的文化意象的处理,而对于文化内涵深厚的意象较难把握。

页面脚注是一种文外补偿的方式,即在文内直译其字面含义,在页面脚注中另外补充其文化含义。

(2)“每日绕娘身有百十遭,并不见你向人前轻一笑。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汤显祖 2001:112)

这一句中暗含两个典故,“班姬《四诫》”指汉女班昭作《女诫》七篇,成为培养封建道德的一种妇女读物;“孟母三迁”指孟轲的母亲看到居住环境不好,孩子跟着学坏了,为此迁居3次,最后定居在学校附近。白之译文参照徐朔方先生校注本而成,主干信息翻译为She had studied by heart Ban Zhao’s “Four Precepts”from end to end; no need had she for Mencius’ mother’s “three change of dwelling” to mend her way,并添加一段脚注:Ban Zhao, woman historian, wrote also a set of exhortations to womanly virtue.The mother of the philosopher Mencius moved her dwelling three times to improve his childhood environment(Birch 2002: 106)。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典故丰富的文化内涵。汪译为You learned the maiden classics from the start(汪榕培 2001: 293)。译文不仅弱化了“班姬《四诫》”所蕴含的文化典故,更是将“孟母三迁”这一意象略译。译文尚且如此,注释的缺失则是必然,大大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及文学性。

页面脚注的注释方法能够有效传递文化意象的内涵,使读者更充分地了解中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但是,该方法加大了读者的阅读量,较适合喜欢研究中国历史文学的专业读者。

译后注释的方法即在全书末尾采取注释形式加以补充。汤显祖在书后对所有唱腔及对应的词牌名、格律、韵式,采取汉语拼音系统音译的形式加以注释,方便读者感受异域文化风情。如【蝶恋花】Die Lian hua。该方法适合中西文化系统中意象不对等或缺失且对读者阅读不会造成干扰的意象。此举降低了阅读干扰,但又适度满足了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方便其在文末查阅。

由此可见,注释这一副文本信息不仅对正文本有着极强的补充及解释作用,也可从中显现译者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展现译文质量。汉学家芮效卫(David T.Roy)在评价白之译文时提到,“汉语原文虽晦涩难懂,令人懊恼,但译者却以清晰流畅的英文将之译出,堪称一绝”(Roy 1982: 692)。可见,译文的成功离不开注释这一副文本信息的阐释作用。此外,“注释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为我们解读译者的翻译观提供了有力证据”(肖丽 2011:18)。《牡丹亭》采用古汉语写成,引入的诗词、典故等信息量大,对于常规通俗的意象,白之采用文内注释的形式译出,对于文内解释不能传达原文丰富文化内涵的元素,采用脚注的形式予以解释,而不是简单的漏译或略译,翻译态度严谨、规范,对译文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副文本对《牡丹亭》传播的影响

副文本通过封面、序跋、排版印刷、注释等形式,补充了更加丰富的文本内容,解释了译者、出版商的意志,协调了正文本与读者间的关系。通过对《牡丹亭》英译本副文本的比对分析,不难看出,就《牡丹亭》这样一部对英语文化读者而言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文本,白译本副文本信息从深度和广度上对正文本的补充、解释及强化作用更加明显。

通过检索发现,白之译本《牡丹亭》在英美市场进行传播之时,其在英美高校图书馆网站的馆藏量排名靠前,在美国知名巴诺连锁书店(www.barnesandboble.com)及亚马逊书店热销。在亚马逊网站上,广大读者在对该译本留言评论中将其评级五星。某位亚马逊网站外国读者的留言对白之译本序言赞誉有加:“我对中国文化并不熟知,但这篇序言简直太棒了!仅仅在序言中便充满了故事活动、浪漫爱情及悬念。该译本可读性强,一旦读到这些故事便爱不释手。我会推荐给更多朋友。”*https://www.amazon.com/Peony-Pavilion-Mudan-ting-Second/dp/0253215277/ref=sr_1_1?ie=UTF8&qid=1501122892&sr=8-1&keywords=the+peony+pavilion.可见,白之在序言中用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得读者喜爱,借助序言这一副文本信息更好地促进了英美读者对《牡丹亭》的接受。此外,白之译本更是受到许多知名汉学家、学者如张心沧、宣立敦、芮效卫等在重要期刊上给予评论。英国著名汉学家杜维廉(William Dolby)曾经评论道:“该译本填补了中国传奇翻译的空白……白之非常成功地将汉语中不同的传统、文学态度转化为英文,展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Dolby 1982: 202-203)并且,他还高度赞扬白之对副文本的处理“白之巧妙地将词牌名、人物舞台指令等相关性较小的元素省略、删除,以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扰;页面脚注不仅能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深奥的典故,也不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版面设计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传奇剧本;封面印刷等都对文章的翻译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Dolby 1982: 202-203)。可见,翻译中副文本的参与能更好地辅助正文本在英美市场的传播,能更好地促进《牡丹亭》等中国文化典籍在英美文化系统的传播及接受,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猜你喜欢

牡丹亭译本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