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断面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分析

2018-07-25裴巧玲

关键词:测线实测值拱顶

裴巧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西安710043

“控制爆破、锚喷支护、监控量测”并称为新奥法的三大支柱。其中的监控量测是获取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控量测,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围岩体的力学信息,以此判别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确定开挖方案的可行性及支护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不仅为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提供第一手信息,还将推动隧道结构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文章以某高铁隧道为背景,搜集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借助Origin软件对监测数据分析整理,以期找出该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确定开挖方案、选取数值分析参数提供一些参考[1-3]。

1 工程概况

该隧道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和门源县交界处,全长14.945 km,最大埋深1085.5 m,最大断面达110 m2。隧道穿越大阪山脉的主脊,自然坡度较陡,最大坡度达20°~40°,山脉多处为基岩峭壁,“V”型侵蚀谷分布较密集,且沟谷内常有积水汇集,沿线分布有数十条断层破碎带,总长达5000 m。因而,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准确地对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进而制定出经济合理施工方案。为此,笔者搜集该隧道监测数据,借助Origin软件和回归函数,分析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曲线变化趋势,归纳围岩体的变形特征和规律,预测围岩体沉降变形的最终值,为确定正确的开挖方案提供参考。

2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2.1 监控量测内容与频率

结合技术规范和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情况,确定了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量测和地表下沉量测(Ⅳ级围岩洞口和浅埋地段)四个主要测项目。各项目监测频率如表1所示[4]。

表1 监测频率Table 1 Frequencies of monitoring

2.2 测点与测线布置

该隧道洞口段处于浅埋区、岩体风化作用强烈,自稳能力较差,按照每隔10 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洞身深埋段按照间隔20 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该项目监测断面中采用台阶法施工,布置3个拱顶沉降点、4条周边位移监测线(如图1所示)。

图1 测点、测线布局Fig.1 Layout of points and line in tunnel

3 监测数据稳定性分析

3.1 洞内状态观察

该项目以DK265+320为监测断面,此处地层揭露为闪长岩,矿物以长石、角闪石、石英等为主,岩质较坚硬,节理较发育,弱富水,呈块状构造,分布有约200 m宽的角砾岩为主构成的破碎带,胶结性较差。初步判定围岩为Ⅲ级,拟定台阶法开挖[5,6]。

3.2 拱顶沉降变形曲线分析

DK265+320断面处拱顶左、中、右三个测点沉降情况如图2所示,整个曲线呈“抛物线”型。从图3所示中间测点的拱顶沉降曲线得知,该测点在埋设后10 d时间内,曲线呈快速增长,沉降速度基本在5.00 mm/d以上浮动,平均速度达8.28 mm/d。15 d以后沉降速度逐渐衰减,速度降至在1.00 mm/d以下,曲线趋于平缓。22 d以后开始下半断面开挖,拱顶沉降有一个突变增加至2.87 mm/d,继而又迅速下降,在下半断面开挖20 d后,沉降速度明显减小,曲线逐渐平缓。沉降速度降至0.1 mm/d。此时沉降值有一定增加,说明下台阶开挖时,由于初期支护对拱部围岩的约束和保护作用,使得下台阶开挖作业对拱顶沉降干扰较小,在68 d时拱顶沉降值达到145.68 mm.

图2 DK265+320断面拱顶沉降曲线图Fig.2 The vault settlement curves of DK265+320 section

图3 DK265+320断面拱顶沉降曲线图Fig.3 The vault settlement curves of DK265+320 section

图4 DK265+320断面拱顶沉降变形速率曲线图Fig.4 The vault settlement deformation rate curves of DK265+320 section

3.2 周边位移收敛变形曲线分析

从图5周边位移曲线得知,AA测线、BB测线变形曲线均呈“似抛物线”型。上半断面开挖后前7 d曲线快速增长,收敛速度均在4.00 mm/d以上,平均速度达5.54 mm/d。7 d以后曲线收敛速度逐渐衰减,收敛速度降至1.00 mm/d以下,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上半断面施作的初期支护已开始约束围岩的收敛变形,围岩自身承载力开始发挥作用。21 d以后位移收敛速率0.61 mm/d,说明初期支护对拱部围岩变形的约束已发挥作用,周边位移已慢慢稳定。

图5 DK265+320断面周边水平位移曲线图Fig.5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curves surrounding DK265+320 section

图6 DK265+320断面周边水平变形速率曲线图Fig.6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rate curves surrounding DK265+320 section

21 d以后开始下半断面开挖,AA测线曲线在初始阶段水平位移有一突变,但增量仅为2.83 mm,收敛曲线形状变化极小,说明下台阶开挖的选择时机较为合理,初期支护体系以发挥其约束围岩变形的能力。在下半断面开挖后7 d,收敛速度呈现递减,曲线逐渐平缓。最后,在上半断面开挖后37 d后达到稳定状态,变形速率接近于0,位移收敛值达到63.35 mm。该断面的BB测线在下半断面开挖5 d时间内,收敛速率在1.00 mm/d以上,而后曲线慢慢逐渐趋于平缓。在32 d时位移收敛值达到9.37 mm[7]。

3.4 监控量测曲线稳定性分析

由于采集数据具有离散性特性,故需对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分析,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变形曲线进行拟合,以预测结构的最终沉降值。在该项目中,回归函数选用一次负指数方程。其方程为:u=ABe-kt,其中t为时间,u为t时刻回归函数,A、B、k为回归系数。现场监控数据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并将回归曲线绘制在在图3、图4、图5中。从图中可知,回归方程的理论值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吻合度较高,R均在95%以上,说明可以采用该方程来预测围岩、支护结构之间的变形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拱顶沉降、周边位移实测值与回归分析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4),误差均在5%以下,说明用该回归方程预测拱顶沉降、周边位移值是可行的[8-10]。

表2 DK265+320断面的拱顶沉降、周边最终位移量对比分析Table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ult settlement and surrounding final displacement of DK265+320 section

表3 DK265+320断面拱顶沉降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actual settlement value and theoretical value of DK265+320 section

表4 DK265+320断面周边位移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actual value and theoretical value surrounding DK265+320 section

4 小结

(1)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时,沉降变形曲线以“抛物线”型为主,均经历快速增长——慢速增长——趋于平缓三个阶段。从监测所得的数据来看,隧道拱顶沉降量比周边水平收敛值大,在施工中需重点监控该处拱顶沉降值,且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均在预留变形量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

(2)从监测数据处理的结果看,拱顶下沉量实测值及周边位移实测值均略大于回归函数计算值,说明支护结构还未达到稳定要求,需要二次衬砌的确保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的变形曲线的位移值、位移速率确定了该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在开挖35 d~48 d后施工较为合理;

(3)采用一次负指数函数作为回归函数,利用该函数曲线与现场监测曲线相拟合,二者吻合度较高;并运用该函数预测最大位移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误差也较小,说明用该回归方程预测隧道的最终拱顶沉降值和周边位移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测线实测值拱顶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高密度电法在水库选址断层破碎带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大疆精灵4RTK参数设置对航测绘效率影响的分析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平面应变条件下含孔洞土样受内压作用的变形破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