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8-07-25乔成凤
乔成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进行常规护理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28例,女112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57.45±11.63)岁;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240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124例,女116例;年龄20~93岁,平均年龄(56.89±12.0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护士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集标准为患者住院时间不低于7天,排除不配合住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对各种制度进行编写和分析,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判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文件和规范,通过系统的学习,护理人员能够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加强自己的风险意识,熟练掌握风险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1]。
(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护理人员应多参加学习活动,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建设的同时,提高操作技能,尤其是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加强急救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方法,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急救,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的时间[2]。
(4)完善管理程序。完善相关管理程序,对护理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以及风险监控,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制定相关护理方案,做好监督工作。
1.3 评分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4.62%。见表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22±1.03)分,高于对照组的(92.14±2.78)分(t=32.905,P<0.00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不良事件比较(n,%)
3 讨 论
护理风险识别是将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归纳,对于不同种类的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工作,在神经内科护理作中的风险识别,主要包括:①疾病本身风险。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为中老年患者,他们自身的器官功能逐渐衰弱,身体免疫力低下,病情通常具有发病快、变化大等特点,如果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有及时的观察和识别,则会延误患者抢救。②护理操作风险。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容易导致护理操作的失败,如果护理人员的技能不熟练,不能准确地进行注射或者导管,就容易导致更加严重的操作风险。③用药风险。神经内科大部分是中老年患者,在对其进行用药时,容易引起错服、误服等风险。④意外风险。由于患者年龄偏大,在身体协调性方面也有所减弱,同时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大多数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引发跌倒、坠床、烫伤、误吸和误伤等意外事件。
护理风险的管理分为对环境风险的管理、患者风险的管理、药品风险的管理、相关护理人员风险的管理等。本研究实验组通过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意识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完善管理程序。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5.8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22±1.03)分,高于对照组的(92.14±2.78)分(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对降低神经内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增强护理效果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