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2018-07-25胡廷杰
胡廷杰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的爆发流行性病毒病害之一,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靠灰飞虱传播。阳谷县地处黄河泛滥平原,为玉米生产大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近年来受到气候异常、栽培措施粗放、种植结构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当地发生严重,发生的面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造成玉米的减产,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极为不利。为了对玉米粗缩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现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对其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方法进行如下总结。
1 发病症状
玉米生长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玉米粗缩病,其中苗期感染的几率最高,染病后的玉米植株在5~6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玉米粗缩病在刚开始发生时,常在玉米心叶基部中脉附近产生呈虚线状的斑点(透明),之后病情慢慢发展,病斑会在整个叶片上都有分布,形成大小不一的条状突起(蜡白色),摸起来比较粗糙。玉米植株感染上玉米粗缩病后,其正常生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节间粗壮、短,矮化症状明显,一般发病植株的高度比正常植株矮1/2~2/3,根系的数量减少,且较短,一般还不到正常植株的1/2,易拔起。对于发病轻的玉米植株来说,其雄穗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花粉的数量少,雌穗比较短,花丝数量少于正常植株,;发病程度重的植株无法抽穗,即使能抽出雄穗无花粉、雌穗畸形,影响玉米植株的授粉结实。
2 发生特点
2.1 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局部地区发生程度较重
近几年,受到全球性异常气候的影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加,对玉米的危害也逐年加重,局部地区严重发生,重度发生的田块上90%的玉米植株发病,减产幅度严重。
2.2 发病程度因播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经过对近几年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的分析,发现播期不同,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有所不同,发病最重的玉米播种时期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初,平均病株率超过26%,严重发生的田块病株率达到90%,6月7~15日播种的夏直播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平均病株率不到5%,与此时间之前播种的田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3 发病程度因茬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不同茬口的条件下,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大蒜茬的田块发生玉米粗缩病的程度重,小麦茬的田块发生程度轻。早熟茬与晚熟茬田块的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都不同,如5月中旬播种的早熟大蒜茬玉米田的粗缩病发生程度轻,5月底播种的晚熟大蒜茬玉米田粗缩病发生程度重。
2.4 发病程度因与果园、树林的距离有所差异
经过调查,如果玉米田距离树林、果园比较近,或者田间的禾草过多,则玉米植株上发生玉米粗缩病的程度较重,一般病株率可达到30%~40%,而与树林、果园距离远,或者田间草少的玉米田发生粗缩病的程度轻,一般病株率仅为15%~25%。
2.5 发病程度因玉米品种的不同有所差异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粗缩病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水平,因此不同的玉米品种田间粗缩病的发生程度会有所差异,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相对较低,但是目前玉米品种中多数品种对玉米粗缩病表现为中感或高感,很少有表现出很强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种。
3 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主要选择农业防治等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必要时辅以一定的药剂防治,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病虫源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
3.1 加强预测预报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要在田间加强监测,在播种玉米之前,可结合灰飞虱的越冬基数、田间杂草等的病株率、玉米种植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为农户做好玉米粗缩病的预防提供有效指导。
3.2 农业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种。种植玉米时尽量选择抗病能力相对较强的品种,且种植时要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不要在大面积范围内种植同一类抗源品种。二是合理对播期进行调整。对于春播玉米,播期可以适当提前,一般在4月中旬之前完成覆膜播种,这样在玉米粗缩病盛发期时玉米植株已经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对于夏播玉米品种来说,适宜的播种时间宜安排在6月10日之后。三是将田间、路边的杂草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杂草是灰飞虱越冬的寄主,大量的田间杂草可以为田间灰飞虱提供足够的越冬场所,因此要及时清除杂草,对减少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做好田间管理。在田间进行定苗时,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统一进行深埋等处理,降低田间病原数量;此外,田间管理中要强化施肥、浇水措施,为玉米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肥水条件,提高玉米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3.3 药剂防治措施
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与种子拌和均匀,对苗期灰飞虱的防治、降低粗缩病发生程度有着很好的作用。当玉米进入到2叶1心时,如果田间发现玉米植株发生粗缩病,及时用吡虫啉等杀虫剂+病毒A、菌毒清等抗病毒剂+喷施宝、磷酸氢二钾等叶面肥进行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连续喷3次,每次间隔时间1周左右。
上述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加强预测预报、农业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措施,旨在提高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为防治玉米粗缩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