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疫苗在猪病防控中的作用

2018-07-25冷爱毫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猪病病原猪群

冷爱毫

本文主要从如何科学的防控传染病、疫苗防疫情况、猪接种疫苗免疫应答和构建科学养殖体系及其合理使用疫苗四个维度,探讨疫苗在猪病防控当中的重要性作用。也结合现阶段,对猪场开展疾病防控时,所出现的针对疫苗防控猪病作用认识不够全面、没有结合猪病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疫苗种类等现象,对这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也为科学合理制定猪场疾病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科学的防控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防控理论,我们知道其传播流行主要分为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对传染病进行科学的防控主要是就引发传染病流行起来的关键环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达到对疾病传播源进行有效控制和净化病原的目的。在对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的途径和对易感动物实施保护。这里所提到的疫苗免疫仅仅是对易感动物实施保护,但是在实际开展防控时,依然存在着违反传染病防控原则、过分依赖疫苗发挥作用和忽视传染病防控的问题,也就导致最终的防控效果不够理想,猪病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猪病防控时,一定要遵循防控原则,将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对猪病的有效控制。

2 猪接种疫苗免疫应答

对疫苗进行接种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对易感动物的保护,所发挥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1)猪在接种疫苗以后具备特种免疫力,可以保护猪不被强毒感染;(2)可有效降低野毒在猪体内进行复制,降低死亡率;(3)母体接种疫苗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子代感染上强毒,但是由于受到饲养环境、机体免疫应答等因素影响,也就导致最终所发挥的效果与预期估计存在一定差距。

2.1 猪的个体疫苗应答能力各不相同

猪群中,受到来自遗传、母源抗体等差异影响,使得猪个体之间免疫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通常情况下,运用离散度对猪群免疫差异加以表示,其得到的离散度越大,也就说明猪个体高低水平占有的比例越大,相继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将之引申到传染病中,若是在猪群中存在强毒,其中抗体能力较低的猪个体就很容易会被感染,然后再进行大量的复制和排出,继续感染上抗体能力较低的个体。因此,需要控制强毒进入免疫猪群至关重要。

2.2 影响猪免疫应答能力的因素

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母体持续性感染强毒、仔猪胎盘感染强毒。并且存活下来的仔猪也会长时间的带有强毒,借助疫苗也不能够全面的对强毒进行清除,在一定程度上强毒还会降低疫苗免疫能力,最终出现隐性传播的情况。影响猪免疫应答能力的其他因素又包含了:(1)饲料,作为提高猪免疫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若仅仅是为了满足猪生长需要的饲料营养配方对猪免疫成功率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若是片面的追求快速成长,以获得经济效益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尤其是玉米、麸皮产生霉变,对猪免疫成功率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2)环境,这里所说的饲养猪的环境,具体包含了温度、湿度等内容,其中尤其是针对较为潮湿的饲养环境,也为病原性的细菌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也将直接对猪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生产中较为常见的是仔猪在潮湿的环境中出现腹泻不止的状况,又如猪出现的呼吸道炎症、红眼病等都是因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所出现的病症,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做好通风。与此同时,运动、阳光、饮水在其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趾踢病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母猪发情,提高受胎率。而且运动和阳光也能够保证猪健康,在饮水方面尽量让猪饮用干净的水。除此之外,及时对“老、弱、病、残”类型猪进行淘汰,主要是这类型的猪抗病能力比较弱,也提高了强毒感染的机率。

3 疫苗防疫的实际情况

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对猪打疫苗之后可以有效防止再次感染,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对疫苗免疫存在认知偏差。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猪免疫一种疫苗以后,还是会感染上相同的病源,并且在其繁殖的过程中不断输出。结合现实情况,现阶段只有防疫人类天花的疫苗具备不会再次感染的能力,而在动物疫苗当中,只有牛瘟疫苗能够达到这一效果。

3.1 疫苗不能够产生不能够感染的免疫力

对疫苗所发挥的免疫能力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感染保护和临床保护两个方面,其中感染保护主要是在保护动物免受强毒攻击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降低强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而临床保护则体现在保护动物不出现死亡。与此同时,大多数的疫苗只能够发挥出不会出现临床疾病的免疫力,从侧面上来说,疫苗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降低临床疾病所造成的损失;(2)降低强毒在动物体内进行复制的能力。因此,针对猪群所携带的病毒性病原,运用疫苗的方式可以有效维护猪场生产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不同种类的疫苗所产生的免疫能力也不尽相同,若是仅仰赖于疫苗实现对强毒感染的控制这一认知存在局限性。

3.2 病原体类型较为复杂,导致疫苗免疫存在局限性

在一些病原体当中存在很多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之间若是没有存在交叉保护,又或者是交叉保护的能力比较差,如:在口蹄疫病毒中,所流行的血清型就有O、Asial、A三个主型,并且不同型之间所体现出来的交叉保护能力也比较差。同时,有一些病原体,由于其变异比较快,而疫苗针对新的变异型交叉保护能力又有所降低,如:PRRSV,原有疫苗对变异以后的毒株所发挥的保护能力也将大幅度降低。此外,针对病原体类型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性特点,再加上进行接种的疫苗与猪群自身所携带的病原不相契合,多发挥的免疫效果与实际期望也会有所差距。因此,需要重视对疫苗的准确选择。

3.3 猪用疫苗市场较为混乱,也直接影响到疫病的有效防控

随着我国疫苗生产厂家不断增多,在推进养猪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针对相同的病原体,不同企业多生产的防疫疫苗也不尽相同,如:PRRSV疫苗,就有R98株、CH-IR株;针对变异型的毒株有JXAI株、TJM-F92株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养殖企业疫苗选择困难的情况,甚至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与自身实际相契合的疫苗了。若是猪场生产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养殖企业就会怀疑所使用的疫苗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然后对所应用疫苗进行更换。但是在实际上,对不同种类疫苗进行应用,都需要建立在猪场病原检测分析的基础上,以确定猪场中存在哪一种病原和毒株的类型,最后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疫苗进行使用。

4 构建科学养殖体系及其合理使用疫苗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养殖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也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也构建起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然而针对我国大多数养殖企业,在构建科学养殖体系上还有待加强。

4.1 构建健康的养殖体系

对健康的养殖体系加以构建,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结合传染病的实际传播路径,对其进行切断,以发挥出降低猪群强毒感染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猪的实际生活习惯和生长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契合的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猪群的免疫应答能力。

4.2 准确分析猪病病原

对猪病病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确定作为制定猪病防疫方案的重要前提,主要表现为:(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种猪也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流通和销售,从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理解,也使得猪病病原体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和感染,也加大了猪病防疫的困难程度。基于此,在制定猪病防疫方案时,建议与大学或者是科研院所进行通力合作,在经过对猪流行病学充分调查以后,有效判断和确定猪场存在的主要病原,然后以实验的方式对病原的类型进行检测,最后确定猪场最为适合使用的疫苗类型。在这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生产疫苗的企业所提供的疫苗程序只发挥参考作用,与自身实际病原情况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在上述中所提到的针对PRRSV毒株和变异毒株,在疫苗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2)针对一些病原疫苗防疫次数问题(1次或者2次),通常情况下,针对病源为阳性场的需要做2次基础免疫,其中第1次主要是初次免疫应答,在这过程中抗体生成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通常为5~10天,不仅所生成的抗体量较少,而且能够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同时,母体中所存在的IgM也不能够直接通过胎盘,从侧面上来看胎儿也会受到感染。进行第2次免疫,无论是抗体的生成,还是潜伏的期限也都比较短,通常保持在1~3天之内,其抗体的类别主要为IgG,除此之外也有IgA、IgE、IgM等,也可以直接通过胎盘对胎儿进行有效保护。针对PRV阴性场,在没有做好生物安全管理背景下,可直接接种1次。因此,针对疫苗防疫1次还是2次的问题,还需要结合猪场病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3 透过母源抗体和疫苗抗体削减规律来确定进行疫苗免疫的时间

针对对仔猪进行第1次疫苗接种时间进行确定时,应当根据母源抗体实际削减的情况加以判定,如:针对CSFV,在35日龄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最低,而疫苗保护时间为3天,因此确定免疫的时间为32日龄。为确保时间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与大学、研究院相互合作的方式,对猪场的防疫程序进行确定。

总之,通过疫苗免疫虽然能够有效减少猪群感染强毒,增强猪群免疫力,但是作为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一道重要防线,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方法防止强毒进入到免疫猪群当中。而为了达到阻止强毒进入的方法是仰赖于切断强毒的传播路径和对传染源进行消灭。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疫苗对猪病防控的重要性,在实际防控过程中,也只有将切断强毒传播路径、消灭强毒传染源和增强易感动物免疫能力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猪病的有效防控。

猜你喜欢

猪病病原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