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爬行类新纪录
——长肢滑蜥
2018-07-25王海京,邓章文,杨岗等
2014年6月,笔者在广西西北部喀斯特石山区的凌云县(106.661°E,24.195°N,海拔384 m)考察时采集到1号蜥蜴标本(图1),该标本(GXLK356)存放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动物标本室。经鉴定为长肢滑蜥Scincelladoriae,属广西新纪录种(张玉霞,2009;周放等,2011)。长肢滑蜥隶属于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石龙子科Scincidae滑蜥属Scincella(蔡波等,2015),国内仅分布于四川和云南,国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和泰国(赵尔宓等,1999;黎振昌等,2011;Das,2015)。
图1 长肢滑蜥 Scincella doriae (王海京 摄)
1 鉴别特征
头顶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片,腹面被圆鳞,无上鼻鳞,鼓膜小而下陷,头顶鳞片正常,肛前鳞片1对,下眼睑具有可活动的睑窗,不与上眼睑相连。眶上鳞4枚,第Ⅳ趾背面覆盖2行鳞片,侧纵纹间背鳞为6+2(1/2)行,第Ⅳ趾趾下瓣19枚。
2 形态特征
体形修长,全长124 mm,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6倍。无上鼻鳞,1枚额鼻鳞将2枚鼻鳞彼此分开,前额鳞2枚,较小,彼此被1枚略呈菱形的额鳞分开。额顶鳞2枚,相接甚多,顶间鳞1枚,顶鳞2枚,颈鳞3对,与顶鳞斜向相接。眶上鳞4枚,前2枚与额鳞相接,后2枚与额顶鳞相接。上睫鳞6枚,不连续,前上睫鳞3枚,后上睫鳞3枚。颊鳞2枚,颞鳞1枚+2枚,上、下唇鳞各8枚,第一枚上唇鳞显著小。颏鳞1枚,颏片5对。下眼睑具有半透明的睑窗,睑窗略小于外耳孔。耳孔前缘光滑无瓣突,鼓膜凹陷。前后肢贴体相向时彼此超越,前肢长17 mm,后肢长26 mm。第Ⅳ趾背面覆有2行鳞片,第Ⅳ趾趾下瓣19枚(表1)。背面青铜色,腹面浅黄色,背部、体侧和尾有黑褐色斑点,体侧自鼻孔至尾有1条黑褐色纵带,最宽处约4个鳞片宽。深色纵纹间背鳞为6+2(1/2)行,有1对大型肛前鳞。
注: — 无数据; 1. 赵尔宓等, 1999; 2. 杨大同, 饶定齐, 2007
3 栖息地特征
此次发现的长肢滑蜥栖息于海拔384 m的石山区居民房屋周围的草丛中,距居民点距离仅16 m,距水域85 m(图2)。该区域属桂西北岩溶山地,植被类型为石山灌丛。气候温暖,年均气温20 ℃,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500 mm(胡志锦等,2010)。该区域属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属我国南亚热带范围(张荣祖,2011)。
图2 标本采集地生境 (覃永华 摄)
4 讨论
根据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记录(赵尔宓等,2003;杨大同等,2007),本次采集的长肢滑蜥的上下唇鳞、上睫鳞数量与四川标本有差异,特别是上睫鳞,虽然数量均为6枚,但广西标本是不连续分布,此特征与裂脸蜥属Asymblepharus的鉴别特征相似。该性状特征是否稳定,仍需更多标本确定。其他鳞片数量特征虽然与四川、云南不同,但仍在长肢滑蜥鉴别特征的范围内。
长肢滑蜥在云南分布的海拔为640~2 150 m(杨大同等,2007),此次该物种在广西发现,将其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我国的南亚热带地区,本次发现地点的海拔低至384 m,与云南、四川等地的生存环境差异较大,表明该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潜在的分布范围可能更加广泛。此次发现也增加了对该物种的了解,丰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爬行动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