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2018-07-24谭有忠

读写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计算小学数学教学

谭有忠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计算教学。不管是教学计算方法,还是教学解决问题,学生的计算问题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对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计算有意义;注重探究,提高参与程度;呈现错误,提高计算效率;变式练习,熟练掌握计算;养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C32,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65-01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计算教学。不管是教学计算方法,还是教学解决问题,学生的计算问题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以下是我对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让计算有意义

教学新的计算方法,如果上来就是让学生去计算,没有任何情境的创设,对于单纯的算式,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丰富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再探究算法,让学生感受到算式本身表示的意义。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丰富计算教学。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创设了以下情境:小猴子开了一家水果店,让我们看看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你观察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苹果。接着让学生自主提问,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连贯地去描述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接着列式:9+4。从而积极去投入到探究计算教学中去,提高计算教学课堂的参与度。

二、注重探究,提高参与程度

在新授的计算教学中,学生直接去计算往往错误率较高,因而教师需要在新授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可以借助学具小棒,或者计数器,或者算盘等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摆一摆,拨一拨,可以运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感受到算理的探究过程。算理是计算的核心,没有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意义的,因而需要孩子去通过动手操作,去自主探究,这样孩子就会自然得出计算的方法,更好地理解算理,由形象到抽象,更加容易接受计算方法,印象也更深刻。例如我在教学《表内除法》的时候,可以借助圆片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分一分,把圆片平均分,从而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意义: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或者把把总数每几个分一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又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10根捆成一捆,更好地去理解凑十法表示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去发现,得到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计算教学课堂的参与程度。

三、呈现错误,提高计算效率

很多同学在计算中,对于一些易错题和相对复杂的计算题都很容易出错。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对这类易错题进行收集整理,然后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去发现错误,去改正错误。可以是以老师直接出题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投影学生的作业本上的错题,让学生一起来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时候,学生错误率较高,于是我创设了小树生病了的情境,在树上写上几道错题算式,让学生充当啄木鸟医生给它治病,于是学生兴趣高涨,非常认真地去观察每道题错在哪里,并让学生来根据学的方法,说一说怎样改正。又如在教学《整十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的时候,很多同学竖式计算出现了错误,特别是没有进位,或者由于数位没有对齐导致计算出错,还有的从十位算起导致计算错误等,于是我收集了几位有错误的同学的作业本,投影给全班同学看,于是大家很细致地指出了错误所在并改正。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去指出错误并改正。教师要善于巧用错题,并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避免自己去发生这样的错误,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四、变式练习,熟练掌握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变式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在设计计算的变式练习可以多样化一些,而不是单纯的直接计算。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口算,竖式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有梯度,保证变式练习的“质”。变式练习的“量”也需要适中,不易一下子做太多,让学生造成枯燥、厌恶的感觉。在讲解校对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法,比如利用投影,学生作业一起评价。

五、养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在教学竖式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避免掉一些因为计算习惯而出的错。另外在教学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的时候,退位要给退1的十位上的数字戴上“小帽子”,而进1要在进位的那一位上写上小1。书写也要整洁干净,有的同学书写潦草导致自己计算的时候把数字看错了,这样的错误就很不应该了,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计算习惯。每个孩子的计算能力有所差距,对于习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变式练习的量也需要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去适当调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宝枝.研究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J].考试与评价,2015(09).

[2]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3]孫伟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18(04).

猜你喜欢

计算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