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帮助家长一起来教育幼儿

2018-07-24李爱华

读写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教育

李爱华

摘 要 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的责任,无论孩子处于哪种环境中,都是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的,所以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所以父母要摆正心态,当孩子上幼儿园时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发生的事,并及时解决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关键词 家长;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049-01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幼儿园幼儿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独立自主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家往往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的一味包办造就出来的往往是一些高智商低能儿。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

那么,家长需要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我们帮家长想了一些建议:

一、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一根独苗,捧在手中,贴在胸口,含在嘴里,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分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二、切忌过分宠爱

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成长的现象,可是进入幼儿园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或许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

三、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

四、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这些都是“熏陶”的力量。

五、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抱怨好

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关心得就少了,只是偶尔通过幼儿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情况和幼儿的情况。由于是间接的了解,再加上幼儿语言表达的不是很清楚,难免有些片面或者不客观。以至于和孩子,和幼儿园,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解,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后适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幼儿园、老师,都不可取。当家长真诚地和我们老师用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幼儿园,给孩子做好榜样,尊重我们老师,和我们老师密切联系。懂教育的家长一定会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家长不可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大事100%交给幼儿园和我们老师。

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禍。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而父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父母给孩子从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

总之,只要家长坚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说了这么多,其实无外乎就是要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与习惯,同时要配合园方进行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认清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家长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家长请吃药Ⅱ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