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学科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究

2018-07-24李利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学科素养高中政治

摘 要: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作为高中必修学科的政治自然应当注重学生素养的培育,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学科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独立综合运用学科孕育出来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依据现有的被大众较为认可的说法,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教学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培育学生学科素养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着手。文章从高中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学科素养的涵义及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路径

作者简介:李利,内蒙古赤峰市乌丹第二中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内蒙古 赤峰 0245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58-03

一、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

素养有四种较为常见的解释:一是修习,二是平素所供养,三是素质与教养,四是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它的基本解释是:个体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获得某些技巧或能力,所形成的某些内在修养。

对于学科素养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素养,对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德育课程,它的任务是培育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高中政治学科将各个章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具有政治学科特点的相关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的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具体来说,政治认同是指公民对社会基本制度和意识形态表示认同。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做的就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理性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保持理智思维。它是公民面对复杂社会生活问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做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的必备素质与能力。法治意识是指公民树立遵从法律、按法律办事的意识,使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共参与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

二、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培育路径

1. 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

(1)转变教育理念。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一部分是学,先有教,才有学。要想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学习学科素养的内涵及育人意义。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顺应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知识时代向素养时代转变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只有自己具备政治学科的相关素养,才有资格、有能力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才能更好地发挥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素养时代的来临,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科素养培育的对象,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往往对新词汇、新热点关注较多,他们的信息量很可能超过教师,因而教师要向学生虚心求教,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素养要素,以此实现教学相长。

(2)优化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审视现有的教学方式,在坚持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反思不足,根据当下时代的要求继续改进,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在备课时,教师要观察记录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激发灵感,使课堂富有新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工作;其次,适时调整教案。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可能不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会对教案产生不同的反应,可能会超过教案的预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理论联系实际。高中政治具有抽象性,部分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运用鲜活的事例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最后,坚持开放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就要改变这种现象,采用开放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它更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了互动,教师才能从中接收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

(3)创设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只有理解了理论知识,才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针对性,既要紧贴课本内容,又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其次,问题情境要新颖。高中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未知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如果情境足够新颖,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课堂上来。此外,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参考其他优秀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在借鉴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营造问题情境不能想当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有所领悟,学科素养能够提高。如在讲述如何选举人大代表时,可以安排学生模拟人大代表选举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来感受权利的行使。

(4)丰富评价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老师习惯用应试的手段来评价学生,最看重的就是学生成绩。而现在,培养高中学生政治学科素养,需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关心学生,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不仅要看学生得出的答案,而且要看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现阶段,教师拥有对学生评价的绝对权力,学生的好坏仅凭教师评定,这是不合理的。为了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就要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有机结合,由单一评价主体转向多元评价主体;其次,要丰富评价依据。评价学生的好坏不仅要关注考试成绩,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学生方式、情感态度和思想品德等。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鼓励,对自己充满信心。

2. 学生的主体地位

(1)注重课堂学习。教学离不开教,同样离不开学,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在教育领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以学生为本就要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顺应学科素养课改时代的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更多地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不倚,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尽可能让学生当堂理解、记忆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避免身在课堂心在外的现象,做到真正走进课堂。真正走进课堂是指学生的身心、思维都留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勇于质疑、表达自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加注重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政治學科素养。

(2)重视课外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所有的学科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特点的高中政治课更加注重实践活动。高中政治教师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思考与理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学生长期处于校园学习中,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是极其有限的,容易与社会脱节。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重中之重。中学政治教师要将学生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作业。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理解课本知识,有利于提升的学生的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政治学科素养培育的目的。

(3)促进全面发展。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只重分数,忽视能力,这是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而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要求。高中政治课在实施教学策略的同时,要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可能。一个班级总会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也会有基础较差的学生,毕竟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备课和评分时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采取有利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升,做到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同时,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向不同方向发展,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才能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慢慢培养各种素质。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是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关键条件,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将充满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 郏德林.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索[J].中学政史地,2017,(3):27-28.

[2] 蒋利超.浅谈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山西青年,2017,(3):100-101.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学科素养高中政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