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制作数学“糖衣”着力提高学习成效

2018-07-24许继永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糖衣贴近生活数学

摘 要:本文从贴近生活、设置情境、主体角色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制作学习数学的“糖衣”,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与探究中投入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数学“糖衣”;贴近生活;设置情境;主体角色

作者简介:许继永,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淮南市骨干教师。(安徽 淮南 23203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48-02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可对于儿童来说,因苦而难以下咽,为此制药部门给苦药制作了“糖衣”,让孩子们愿意吃下去,病也就得到了及时根治。对于抽象、枯燥的小学数学,学生同样感到很苦,不愿意学习,如果给小学数学也包裹上甜甜的“糖衣”,学生肯定会爱上数学,乐于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给学生制作数学学习的“糖衣”,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成效呢?

一、贴近生活做“糖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两者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也会有兴趣。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设置这样的课堂导入:“你们知道人身体上有几个有趣的比例吗?把你的双臂张开伸直,它的长度与你身高基本相同,它们的比大约是1∶1;拳头翻转一周的长度和你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度和你的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有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基本可以推算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身体上有趣的比例,并不神秘,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的生活性与实用性,要求教师重视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给学生学习数学制作“糖衣”,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包裹在甜甜蜜蜜的“糖衣”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把数学“吃”进肚子里。教师制作数学“糖衣”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亲近学生,善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有关联的信息,制作学生喜欢的“糖衣”。

二、设置情境做“糖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乐在其中,学生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思维也才会活跃,克服各种困难,进而发掘自身的潜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置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情境是教师给学生学习数学制作的另一种“糖衣”,好的情境设置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入到教学中,数学课堂会更加精彩。

【案例一】数学医院

小学数学作业订正课,内容单调,方法机械,以至于学生对这种课的兴趣逐渐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数学医院”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铃声一响,教师穿着医生的白大褂步入课堂。

学生:老师今天怎么啦?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医生的职业是治病求人。但成为一名名医不容易,要诊断无误,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今天,老师开了家数学医院,想聘一些名医为数学“病题”治病,你们愿意吗?

学生:怎么才能聘上呀?

教师:请看病例。

PPT: 105×7-5×7

=735-5×7

=730×7

=5110

教师:哪位小医生能说说这道题病在什么地方,怎样治疗?

教师:请安丽娜来试试。

安丽娜:这道题病在一、二级运算顺序上,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另外,没有正确使用乘法的分配率运算技巧。

教师:那请你上台来给这道题进行治疗,其他同学一起看她能否治好。

安丽娜板演:

105×7-5×7

=(105-5)×7

=100×7

=700

在学生的认同下,教师为安丽娜同学佩戴了“名医证”,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接下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作业中的错题逐个得到改正,学生在改正错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案例二】帮助喜羊羊智斗灰太狼

在一次习题课上,刚开始笔者就让学生观看了喜羊羊智斗灰太狼动画片段。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喜羊羊戏弄灰太狼你们开心吗?

学生:开心!

教师: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课件演示:喜羊羊在河边被灰太狼堵住。灰太狼说,今天是特意复仇来的,扬言要吃掉喜羊羊,而且还对喜羊羊说,为了公平,你只要答對了我的题目,我就放过你,不然就吃了你。喜羊羊看见大灰狼背对小河也提出了要求,我答对一道题,你后退一步离我远点行吗?灰太狼狂妄地答应了。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灰太狼问的是什么难题吗?你们愿意帮帮喜羊羊摆脱灰太狼吗?

学生:愿意。

教师出示第一组习题。学生踊跃参与,顺利帮助喜羊羊答对了灰太狼提出的第一组题目。教师演示课件灰太狼后腿了一步,学生看见灰太狼后退一步都开心地笑了。接着,教师逐步加大难度,依次出示练习题。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帮助喜羊羊顺利闯过难关。当灰太狼退最后一步掉入河中时,学生们开怀大笑。

案例一创设了“数学医院”情境,小学生竞聘“名医”,并给数学“病题”做出诊断,进行治疗,这个过程就是积极思考,进行纠错学习的过程;案例二是“帮助喜羊羊智斗灰太狼”的情境,小学生对于喜羊羊都很熟悉、很喜欢,为了帮助善良的喜羊羊,一个个都积极思考,帮助喜羊羊回答问题,最终战胜了灰太狼。游戏、故事、角色扮演,这些都是小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去。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数学就不会觉得困难。所以,设置学习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数学“糖衣”,对于小学生效果尤其好,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而情境“糖衣”必须是小学生生活世界里的,是小学生熟悉并喜欢的,这就要求教师也要有一颗童心,要熟悉小学生的世界。

三、主体角色做“糖衣”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知识建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设计并组织教学。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教师的作用是充分利用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表现的大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进入主体角色。

例如,在进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时,新课开始,教师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问“乌鸦为什么把石子放入瓶中就能喝到水?”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石子占去水的空间,使得水面上升到一定程度,乌鸦就能喝到水了。接着,教师拿出一个山芋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向乌鸦学习,动动脑筋,看能不能求出这个山芋的体积?教师拿出道具: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器皿、一桶纯净水、一个水盆和一个大量杯。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么求出这个山芋的体积?

然后,各组学生汇报方案,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进行现场演示。

第一小组:把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器皿放在空水盆中,慢慢地把这个正方体器皿盛满水,再把山芋放入器皿中,水溢出。把溢出的水倒在量杯中,测量的水的容积就是山芋的体积。

教师:如果没有量杯还能求出山芋的体积吗?

第二小组:把山芋取出,取得时水不能溢出,求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器皿中剩下水的容积,然后用1立方分米减去剩下水的容积就是山芋的体积。

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测量剩下水的高度,把数据提供给全班学生,让每位学生用刚才的方法求出山芋的体积。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三小组:直接量出溢出的水的高度,求出溢出的水的体积不就是山芋的体积。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索,三种方案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学生完全进入了学习主体角色,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主体角色这一“糖衣”使得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得轻松快乐。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助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做的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小学生制作学习数学的“糖衣”,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只要教师多观察、多思考,就一定能够制作更多、更甜的学习数学的“糖衣”,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糖衣贴近生活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
别做糖衣里的薄荷少年
冰糖葫芦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炮弹与糖衣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