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应用体会

2018-07-24赵宇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赵宇飞

【摘 要】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处病灶,一次性摘除133处,其余32处需要分次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呕吐、2例畏寒,在经过对症干预之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进行2次摘除。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關键词】内镜治疗;高频电切术;胃息肉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胃息肉是指出现在胃黏膜中的增生性病变,主要出现在粘膜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是一种良性肿瘤,但随着临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认为其属于一种癌前病变,需要尽早进行治疗[1]。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是该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微创、预后好、费用低、操作简单的优势,受到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为(46.8±8.3)岁。入选标准:①经影像学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息肉;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过度肥胖、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具体措施为:术前空腹12h,术前30min肌注0.5mg阿托品。胃镜进入胃部之后,先观察各部位的病变状况,同时记录息肉数量、大小、部位以及有无水肿、充血或是溃疡。直径<2cm的息肉直接采用电凝法切除,直径≥2cm的息肉则需要根据是否出血进行一次或分次电凝切除。切除息肉送往病理检查。

术后常规禁食3~24h,遵医嘱食用半流质食物。常规口服抗生素3d、质子泵抑制剂7d,根据是否出血给予止血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处病灶,一次性摘除133处,其余32处需要分次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呕吐、2例畏寒,在经过对症干预之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进行2次摘除。

3 讨论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组织增生引起的病变,多位于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病灶较小时通常无明显症状,若息肉持续增大可出现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该病存在癌变可能,癌变倾向与息肉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恶化程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尽早切除息肉组织,从而避免其恶性病变。对于该病的治疗过去主要采用的是外科手术治疗[2]。传统开腹手术需要行一较大的切口,为手术操作预留空间,这就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了较大的损伤,并且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影响了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此外,住院时间的延长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以及内镜设备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在胃息肉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医生的关注。目前常用的微创手术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微波消融术等,各种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胃息肉手术得到进一步优化[3]。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具有微创、出血少、预后好、术后生活质量高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也为胃息肉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术式。但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这就对术者的技术以及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此项技术,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本次研究观察中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处病灶,一次性摘除133处,其余32处需要分次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呕吐、2例畏寒,在经过对症干预之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进行2次摘除,这说明内镜下电切电凝术由于创口小,且对患者的损伤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促使患者早日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访发现二次手术率较低,能够提高一次性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薛建波,陈娟,仝建军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临床疗效观察及与多项因子水平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1):138-141.

邓天伟,罗冬,何治军等.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式选择及其价值探讨[J].科学咨询,2016,34(40):64-65.

刘志斌,高艳林.无痛胃镜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内科,2016,11(6):9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