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8-07-24庆文瑜马尔哈巴·乌什尔太陈雨青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伤预见性护理骨科

庆文瑜 马尔哈巴·乌什尔太 陈雨青

【摘 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規护理,观察组(n=40)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50.69±9.87)min与住院时间(14.03±2.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效急救时间(77.15±15.21)min与住院时间(16.59±2.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护理能够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骨科创伤患者多伤情严重、事发突然,在伤后数分钟至24h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早期诊疗护理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确保后续治疗效果的关键[1]。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骨科创伤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骨科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3-55(31.69±5.82)岁;致伤原因:24例交通事故伤,13例坠落伤,3例殴打伤。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5-58(30.49±5.18)岁;致伤原因:25例交通事故伤,11例坠落伤,4例殴打伤。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骨伤科常规护理模式施护,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

1.2.1 入院评估:建立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入院手续。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伤情、临床诊断情况、心理状态与疼痛耐受度等,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

1.2.2 急救护理: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合并呼吸道梗阻者立即予以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如患者额合并休克症状,应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实施静脉切开或者静脉置管处理。对于严重出血患者,针对出血部位、性质等快速采取止血处理措施。

1.2.3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查血及备血工作,准备好各项救治药品、物品与仪器等,确保临床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1.2.4 术后护理:(1)病情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及提问等生命体征变化。(2)体位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创伤情况与麻醉方式选取相应的体位,例如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6h予以取平卧位,此后每2h进行1次轴线翻身;对于硬膜外麻醉者,术后6h内予以取去枕平卧位,并将患肢抬高,以超出心脏平面约20-30cm即可,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从而缓解肢体肿胀情况。(3)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与性质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例如因骨盆骨折疼痛患者,予以定时托起臀部,缓解局部压迫所致骶尾部疼痛;对于术后切口疼痛,予以转移注意力、局部换药或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等控制。在每次变换体位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创伤局部,以免因压迫、摩擦等造成疼痛程度增加。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有效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救治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50.69±9.87)min与住院时间(14.03±2.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效急救时间(77.15±15.21)min与住院时间(16.59±2.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5.00%较对照组27.50%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病理、生理和心理等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2]。在临床中开展预见性护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认识、积极预防和早期有效处理突发状况或并发症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从而为患者提供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护理服务。骨科创伤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创伤严重、突发状况较多、并发症率高等,临床护理难度较大[3]。郭玉婷等[4]认为,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预先准备好各项工作,并对可能状况有一定的预知和预防,更好地协调临床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缩短有效救治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发展。护理中要注意①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呼吸与咳嗽方法,定时予以翻身、叩背促进排痰,必要时可予以雾化吸入、人工吸痰等,以免发生坠积性肺炎。②加强私处卫生管理,并鼓励患者多饮用温开水,有利于促进排尿,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者,维持管道通畅,以免尿液逆流[5]。③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局部按摩,予以睡气垫床或局部加海绵垫,维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以免形成压疮。④适当抬高患肢,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严格遵医嘱预防性应用肝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创伤功能锻炼或下床活动。⑤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果,禁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康复[6]。饭后1h予以腹部按摩,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可预防腹胀、便秘等并发症。

本研究中,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后,有效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率仅为5.00%,较对照组的27.50%而言明显降低。认为在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降低并发症率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牟秀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6-18.

李子凤.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57-458.

沈郁,虞伟琴.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3):117-118.

郭玉婷.预见性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42):288-289.

O r l a n d i R R, K e n n d y D W. R e v i s i o n e n d o s c o p i c f r o n t a l s i n u s s u r g e r y. O t o l a r y n g o l . C l i n N o r t h A m. 2 0 1 1, 3 4 ( 1 ): 7 7 - 9 0.

K o r e a s G B, e d i t o r. C o m b i n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 R e v E n d o c r M e t a b D i s o r d, 2013. 7 3.

猜你喜欢

创伤预见性护理骨科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