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渗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8-07-24赵地梅

科技资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必要性

赵地梅

摘 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当代大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社会关爱、职业精神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思政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227-02

1 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1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信息化高速发展,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面临新的特点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功利主义、道德沦丧以及各种不良思潮的诱惑对大学生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网络是学生思想活跃地带,在虚拟的世界,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能畅所欲言,从而提升自我认可感。网络环境是传谣、信谣的灰色地带,加之大学生处在一个甄别能力、阅历有限,缺乏辨明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网络不良思想影响,容易受网络思想的煽动,做出过激行为。如网络上的“死亡游戏”,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忽视生命价值。网络是不良社会的传播地,“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的影响,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2 当代大学生极端事件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发生诸如“大学生投毒事件”,“马加爵杀害同学”以及不断传来的大学生自杀的极端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求室友放过”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当提到当代大学生时,经常会听到“大学生人文素质低”“大学人文精神失落”等评判。从这些社会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缺乏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善念之心缺失,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思政教育不容忽视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生命教育。

1.3 西方文化的渗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西方文化逐渐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据有关新闻报道,中国有些商家利用西方情人节、平安夜、圣诞节等进行促销,短短一天就进账数万元不等。曾关于在情人节,男朋友该不该给女朋友买礼物进行大讨论。在平安夜,平常2元左右一个的苹果,经过简单包装可以卖到20元左右。西方节日受追捧,折射出国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无形中不断向西方靠近,对西方世界产生憧憬,甚至有想到西方发展的想法。而淡化中国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感到陌生的现象,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等思政教育带来冲击。

2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 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性教育

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关注传统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在与专家学者座谈会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他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1]。在2014年国家专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大学阶段的培养,要求“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2.2 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内容

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无不体现了忧国忧民崇高爱国精神。张载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如“仁者爱人、医者任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貧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为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充分展示了一个人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奋斗的精神。这和时代精神不谋而合,对当代大学的人格修养塑造具有深远影响。

此外,“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交友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体现社会关爱教育内容,以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对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具有重要影响。

3 结语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当代大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社会关爱、职业精神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断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 国务院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

[3]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48号)[Z].2014.

[4]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Z].2014.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3.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0.

[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上海:中华书局,2009.

[8]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2013.

[9] 郑琼.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57-58.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必要性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