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M的材料配送信息系统应用
2018-07-24钟华
钟华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基于PDM的材料定额的材料配送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实例,阐述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的集成的思想——统一数据源,规范业务流程,强化信息共享等相关技术应用,达到了资源共享,进一步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关键词:PDM 材料定额 配送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003-02
下料配送是航空制造产品的前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强化管理和解决材料供需关系的生产瓶颈的突破点。随着航空产品多样性和新产品研制,材料的规格和牌号也越来越多,而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对下料配送的需求十分迫切。公司已建立了以生产计划为主线的公司级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公司产品快速响应制造能力和多品种变批量生产能力的根本保证。如何集成現有公司的主要信息平台,解决FO信息的传递,完善公司集中下料的管理模式,开展了航空产品材料的配送管理研究,建成了基于PDM的材料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1 材料配送管理的需求分析
公司以往的材料供应方式的是专业厂根据批次生产计划和材料汇总定额后到材料采购部领料,材料采购部根据专业厂的零件图号的材料限额进行发料。这种管理模式没有将专业厂、材料供应、生产组织作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进行考虑,往往造成材料利用率不高,生产计划难以配套,影响了公司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公司组织模式的改进,成立了材料采购部的下料配送室,集中组合配套下料,统一库房资源,减少边角余料的产生,为科研生产提供优质快速服务。但业务数据管理还是手工方式,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新的材料配送模式将适应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变按产品发料为按零件送料,对材料进行精细管理。
信息系统的建设关键是系统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做得好,将为后续开发出色的软件系统打下基础,同时会使用户感到满意,否则,会导致误解、挫折、障碍以及潜在质量和业务价值上的威胁。因此,在整个材料下料配送管理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中,建立以生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主管牵头单位,通过信息部门的信息技术为手段,材料采购部和专业厂为应用实施单位的团队,在短时间内明确各自职责,协作配合进行,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原材料配送主要业务流程见图1。
2 原材料配送管理设计及实施
确立了项目的范围是面向公司的专业厂的材料毛坯需求的配送,是依据公司生产管理部下达的整机和零星计划,专业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原材料的需求计划,但这个计划是有条件的,必需在专业厂的工艺准备完成后进行,要求零件FO的数据已发布在PDM中,同时,与制作部发布在PDM中的材料定额数据相符,只有通过审查的数据才可进入材料采购部,由材料采购部依据加工能力,配套组合生产和材料库房资源来下达材料采购部的下料加工计划,下料加工计划的跟踪,经检验部门审合后,再进行毛坯的移交和专业厂的接收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需求,我们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反复进行沟通,澄清需求的获取与对需求的理解,写出相关的用例的描述和功能需求,因此,原材料配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基础数据定义、专业厂材料需求计划、下料加工计划下达、下料加工计划执行、毛坯交接检验、毛坯移交、专业厂领料计划员确认。
按照软件工程方法,采用XP的编程方法,对系统进行快速开发,建立系统初步运行模式,通过用户的现场的测试,进行反复迭代,对系统中运行的各种生产进行状态定义,界面的风格使用操作定义,通过功能的反复性测试,从用户的角度看是否达到需求分析中的“做什么”的要求,最后,确定系统是否可以上线。
在上线之前,按角色对用户进行分类培训。确保上线的一次成功。
系统的角色:配送管理员、生产部计划员、专业厂计划员、专业厂领用人、配送计划员、配送执行人、检验员、配送移交人。
3 实施效果
基于PDM的FO原材料配送管理管理系统自实施以来,已在成飞公司专业厂和材料采购部的配送站得到全面的、集成的应用,并得到验证和不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完善公司的下料毛坯计划体系
公司的新生产原材料配送管理模式自应用以来,提高了下料的准时交付目标,以公司生产零件计划进行倒排材料需求计划,逐级完善层级计划的可执行性。
3.2 改变管理模式,缩短工作周期
变手工管理为信息化管理,改变专业厂工作模式,结合PDM中的材料定额和FO信息,可快速提出本专业厂的原材料下料计划,同时,配送站的人员也可快速根据牌号和规格,同时根据材料库存资源进行下料派工和执行操作。
3.3 统一数据源,数据集成
实施下料配送管理以来,信息集成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中的下料配送生产进展情况,随时动态掌握生产的数量、进展情况,生产过程中有待派工、领料办理中、等待加工、在加工、完工、交检办理中、已移交、已接收等。所有信息都可在系统中实时查询。
3.4 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建立以下料配送管理的信息平台可快速地进行查询、统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的执行跟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业务人员的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共享集成,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的经营生产提供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席丹,王亚宁.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陈启申.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