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

2018-07-24宋芳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宋芳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在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早,不仅信息化基礎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而且非常注重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了让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笔者从当前偏远省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本地区进一步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偏远省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偏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专业发展的动机不强,还不能积极主动的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出努力;很多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中的薄弱点认识不清,不知道从何入手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偏技术的学科,很多信息技术课老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这样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发展;专业发展的支持不力,超半数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虽然很多教师为学校的机房维护、校园网的建设等做了很多工作,但学校管理层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不够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上大有为其他所谓“主科”教师的发展“让路”的意思,工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成果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倦怠,对自身专业发展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的措施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微课、翻转课堂等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成为热点,使得传统教学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传统教学一直提倡先学后教,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是讲得多而练得少。基本就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状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而随着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原本在课堂中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移到课外,由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学完成,而原先回家后的练习搬进了课内,这样课堂就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除了巩固练习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答疑解惑,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环境,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今后我们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而后继续探究如何将我们自治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翻转起来”。

笔者结合库车县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现状,大胆创新,设计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课前利用教材自主学习→课堂前测→任务驱动→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解决任务→作品展示与评价→技能拓展。课前学生通过“导学案”或“教材”进行新知预习,课上教师首先进行“课堂前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课前对于新知的掌握程度,及时对巩固练习进行合理编排。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于新知的讲授不能完全没有,而是逐渐减少,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新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和答疑解惑。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讲解知识点,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互动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比如,《认识我的电脑》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设置问题:你认为的电脑是怎么样的?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么?电脑窗口组成有哪些,请学生们说出来?电脑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师通过问题的创设与提问,让学生对电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又比如,《编辑演示文档》这一课。由于上一节课学生掌握了 PowerPoint 制作标题幻灯片,在这基础上进行艺术字、文本框或者新幻灯片的插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黄山风景视频,然后提问:这一段视频中,呈现出黄山景色的什么特点?有学生回答:山特别有意,很奇特。有学生说:云很有特点,像轻纱,像薄气。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再将所授课本内容设计成的问题引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

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并且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

4.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谋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查,这种观点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在新型的、建构性的课堂中,评价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我们还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以前,评价是由教师单独作出的,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结语: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都必须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认清和避免出现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0 (17).

[2]王进.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