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同居与家族聚居
2018-07-24曾立
曾立
摘要:根据我国人民传统的养老习惯和收入水平,家庭养老仍将是我国大多数家庭首选的养老方式,独生子女更加需要堂亲、表亲的家族聚居模式,而适合于家庭养老的住宅——多代同居型住宅和适合于独生子女家族聚居型住宅当前还非常稀缺。本文对多代同居型家族聚居住宅产生的背景、户型、优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多代同居;庭院;庭院灰色;庭院主题;庭院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049-02
一、背景
住宅是家的载体,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记忆、经济、血缘、亲情、文化、风俗习惯和健康。对于人的一生,住宅设计实在是太重要了,住宅的空间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装修,其实是一本综合的家族历史文化传承,因此对住宅设计的建筑师要赋予的使命实在太多太多。在历史文化被割裂的当下条件下,如何缝合历史,延续居住的家的历史文脉,对建筑师的使命感提出了重大的要求和考验。
二、户型
我们国家的现状是社会养老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还是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所以多代居住的住宅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住宅,需要建筑师大力去研发。三代同堂“大家庭”的选择属于多代同居的住宅模式,既可和父母同享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又能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父母需求:年纪大的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希望有身强力壮、反应迅速的强劳动力在身边。子女需求:荷包充足时,小两口更喜欢在外面“搓一顿”或约上三五好友寻遍各方美食。不过,钱口袋缩水,可以尝尝妈妈的手艺,有时一周的饭菜钱还不及原来一顿饭的钱。更难得的是,父母体谅孩子在外工作的辛苦,每天计算下班时间,扭开门锁就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汤饭。小太阳需求:接送小孩与老人身体锻炼相互有机结合,含饴弄孙与教育小孩相结合。
除了采光、通透、空间大之外,首先应符合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对第一代来说,这里相对安静的环境适合他们开心、恬淡的心态;对第二代来说,将来丰富的高档商业配套满足消费和娱乐的需求;对第三代来说,这里有足够好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因而,户型设计首先应符合老年人居住的空间要求,针对不同阶段老年人的体能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变化。该文根据我国人民传统的养老习惯和收入水平,指出家庭养老仍将是我国大多数家庭首选的养老方式,而适合于家庭养老的住宅为多代同居型住宅。(1)合理分区,两代人应该具备合理分区,两代人的生活起居分而不离,这样可以相互照顾、相互分离不干扰。(2)考虑细部。两代住宅从根本上是为父母同住而准备的,那么要注意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细部设计,最好拥有老人独用的卫生间和独用阳台。(3)有老年人精神交往的空间。(4)在日照考虑上,由于老年人抵抗能力较差,选择南向的房间更为舒适。(5)内部结构最好可灵活改变。在挑选时应具有可变性,以适应家庭人口变化的需要,最好购买那些能够自由组合的户型设计,具有更大的可变性。(6)应重视小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些是家族聚居的最优选择。
根据“新三代”家庭结构、工资收入和配套要求,在户型设计上,不仅功能性“面面俱到”,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房间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如以东方润园为例,其A2户型为三层,负一层为亲地大宅(全赠送,约76.1平方米),可设计为父母的起居室,不仅拥有独立的卫生间,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了下沉式的花园,既保证了房屋的通风通光,又为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平层则是三代同堂的公共空间,囊括了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更为独特的是该层拥有了前庭后院,将家人的生活空间延展到了户外。户前院落可设计为女主人的小花园,种上青藤、蝴蝶兰,后院是父母的小菜园,养花弄草,沐浴太阳。第二层则是小两口和孩子的卧室,还有一个改造后的休闲书房。客厅为6米挑高的跃层空间,可根据居者的愿望来决定其用途,既可保持原样,让客厅看起来气势非凡,也可加一块板,隔出一个房间作为书房。这样多变的空间设计可以轻松满足三代同堂且户型各取所需的要求。119平方米的三房尤其适合三代同堂居住。最后,应重视小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些也是家族聚居的最优选择。
三、典型的居住空间
1.居住院落的建筑。典型的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室内布局是五间上房,正中一间叫明间,其左右依次叫次间、稍间。明间一般作为客厅,次间、稍间主要是休息和读书场所。墙既能围合院子又能围合房屋。室内外渗透,空间流转,互为景观。
2.居住空间的划分。中国古建筑中院落中的建筑每道墙都具有围合院子与房屋的两面性。围合出不同的私密空间,室内、空间界限相对清晰。室外相互渗透,空间流转有致,互为景观。室内划分一般都很灵活,基本上靠花罩分隔。
3.居住空间里的自然。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强调要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植物、四季、花卉、太阳、月亮、风、雨、雪等都要成为自然住宅的元素。
4.居住空间的彩度。如果建筑空间可以划分为黑、白、灰空间的话,那么院落就可以产生各种灰度的空间和大面积的白空间。中国古建院落建筑中灰空间运用的非常丰富,亭、廊、轩、榭都在塑造过渡空间。建筑空间的色彩可以与国画书法美学层面相通,国画层面为“墨可分五彩”,“墨中可求彩”,墨色可浓可淡,可明可暗,可干可湿。建筑空间的色彩也同样可以打造出浓淡、明暗、干湿各异的灰中求彩的出彩的建筑空间。以文人的心态来看,“意足五色俱”;以建筑师的心态来看,“意足五色俱”。
5.居住空间的装修。中国古建筑非常重视室内装修,如清砖钻山灰瓦、磨砖对缝、兽头滴水、筒氏扣顶、雕梁画栋等。
6.居住空间的记忆。每个院落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留下印迹。像钱学森故居、胡雪岩故居因为有了特殊人物的印迹而有了别处无法替代的记忆。
中国住宅建筑的整体规划思想、空间逻辑的处理、轴线的运用、纵深空间的序列层次、园林空间手法及意境展现等,至今仍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
住宅作为物质载体,提供给人生存的空间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