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分析

2018-07-24王立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含量

王立杰

【摘 要】目的:探讨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气相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结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脂肪酸是食品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其空间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1],食品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市场上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检测,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样品

准备PerkinElmer气相色谱仪(由美国PE公司生产)、FA2004分析天平(由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公司生产)、DK-8D电热水浴锅(由上海精密设备公司生产)、Milli-Q水处理系统(由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产)。

试剂主要有:市场上现购的几种不同食用油,分析纯的正己烷溶剂、氢氧化钾溶液、甲醇钠及甲醇、浓硫酸溶液,由武汉美泰公司生产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标准品。

1.2 操作方法

1.2.1 对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

取100毫克样品放入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正己烷溶剂2毫升,进行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毫升,浓度为2摩尔/毫升,继续震荡至少5分钟后静置。半小时后取上清液并用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分析。

1.2.2 规定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型号为DB-23(30m×0.25mm×0.25μm)。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50℃。色谱柱需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40℃并保持2分钟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温至220℃并保持3分钟。载气:将氮气的流速控制在每分钟1.0毫升,氢气的流速控制在每分钟30毫升,空气流速控制在每分钟300毫升,试验中的分流比为100:1。

1.2.3 样品的检测:

利用外标法测量1μL的进样体积。

1.2.4 配置标准的贮备液:

取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标准品各100毫克,并将其分别放入50毫升的容量瓶内,然后加入正己烷溶剂从而获得2毫克/毫升的反式油酸甲酯和2毫克/毫升的反式亚油酸甲酯标准混合贮备液。

2 统计分析

计算几种不同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选择最佳的甲酯化方法

由于油脂中甘油三酯的相对质量不相同,且其极性较弱,所以要进行衍生过程才能进行色谱检测,而甲酯化是最常用的将甘油三酯衍生化的方法。本次研究对不同浓度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食用油2毫升的2摩尔/升的条件下甲醛化效果最好。

3.2 选择最准确的色谱条件

虽然100m长的CP-Sil88毛细血管柱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且其分离分析用时较长。本次试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色谱分离条件,比较HP-INNOWax色谱柱和DB-23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DB-23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明显好于HP-INNOWax色谱柱,能够达到试验所需要求。

3.3 研究结果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檢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食用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食用油主要指利用植物或动物的油脂制作食品。据相关文献[2]报道,食用油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反式脂肪酸的熔点较高,所以通常情况下是固体的状态,既可以是纯天然的,也可以是由人工制造而成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在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还能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加快心血管疾病的进展[3]。

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在食品中,比如动物体内的自身合成和食品中的添加剂等,所以要确保我们平时食用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不但要严格制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标准,而且还要利用精确的方法检测其中的含量[4]。

目前,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常用气相色谱法,该法将固定液注入色谱柱内,利用载气带样品进入其中,规定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和保留时间,从而推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成成分。

气相色谱法测量结果精确,误差小,且操作简便,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该检测方法尽可能降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减少食品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是未来食品检测的发展方向[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为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

综上所述,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取得精确的试验结果,且检测方便,将大大降低反式脂肪酸过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食品安全度,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有利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原姣姣,王成章,陈红霞,叶建中,周昊.不同品种油茶籽的含油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J].中国油脂,2012,37(1):75-79.

张莹,董全,卢沿钢.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448-451.

周红霞,华春,阮鸣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09):102-106.

丁云连,王琴,薛庆海.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不确定度的评定[J].粮油食品科技,2014,22(3):54-58.

猜你喜欢

含量
粗苯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红水煎剂化学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与HPLC多成分的含量测定
降低SWRH82B钢氮含量的冶炼实践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UPLC同时测定杜仲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红土镍矿中的钙、镁、铁、钻、镍等含量测定
20CrNi2Mo钢中的Al含量控制
降低钢中气体含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