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7-24陶婷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雷尼替丁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陶婷婷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方案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Hp清除率为83.8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及作息习惯的改变,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为寻求更高质量的治疗方案,我院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年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患者均出现上腹灼痛、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14C-尿素实验提示Hp阳性。

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7~69岁,平均(48.73±5.28)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6例,胃溃疡18例,复合型溃疡8例,溃疡直径(0.4~1.7)cm,平均直径(1.03±0.24)cm;

治疗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8例,胃溃疡17例,复合型溃疡7例,溃疡直径(0.3~1.8)cm,平均直径(1.07±0.26)cm。

此次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均采取三联疗法[1]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方案[2]:给予阿莫西林500g(tid)和克拉霉素250g(bid),连续服药1周,同时早晚餐前口服雷尼替丁150g,连续服药4周。

治疗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方案[3]:给予阿莫西林500g(tid)和克拉霉素250g(bid),连续服药1周,同时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连续服药4周。

两组患者均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治疗期间严格戒烟戒酒,及时补充维生素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p清除率。

疗效判定:

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完全消失,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快速尿素酶实验提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提示龛影消失,胃镜检查提示溃疡灶愈合>70%,幽门螺旋杆菌实验为阴性,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

③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胃镜检查提示溃疡灶愈合>50%。

④无效:临床症状为得到显著改善,钡餐造影及显微镜检查提示溃疡灶愈合<50%,快速尿素酶实验提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和c2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调查

对照组治愈患者27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48%(53/62),治疗组治愈患者3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58/6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

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反应,4例患者出现轻微便秘,2例患者出现腰背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调查

两组患者停药后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对照组患者有38例患者转阴,Hp清除率为61.29%,治疗组患者有52例患者转阴,Hp清除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有研究表明[5]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在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中占首要地位,而幽门螺旋杆菌则是是造成患者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因此减少胃酸分泌、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措施。

雷尼替丁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基础胃酸和组胺、氨甲酰胆碱及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但患者长期使用易产生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直接抑制H+-K+-ATP酶的活性,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快,临床疗效确切,Hp清除率较高,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高,临床疗效确切,且無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高亚敏,赵波,刘峰等.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2):162-164.

陈碧茹,刘宇虎,陈桂权等.雷贝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观察[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4):43-45.

徐务军.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102-103.

高虹.洋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175-176.

刘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6):68-69.

猜你喜欢

雷尼替丁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美国FDA下令立即撤回所有雷尼替丁产品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