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8-07-24王小花彭海雄
王小花 彭海雄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学校以及政府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258-02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为解决我校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了解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共回收了575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具有一定参考研究意义。
二、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设计的题目涵盖了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就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认知、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内容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认知等内容,为研究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提供参考依据。(1)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认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52%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很难,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将近59.13%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就业能力一般,调查情况如图1。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2)影响就业能力的因素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会被用人单位格外青睐,尤其是具有相关的工作或实践经验对自己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认为,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条件中社会实践经验占86.26%,专业成绩和技能占63.83%。53.39%的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实习和实践经历是最具竞争力的一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有55.83%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专业技能,50.96%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44.7%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而有74.43%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缺乏实习和工作经验,如图2,图3所示。总体来说,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不够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因此他们最需要提高的就是社会实践能力,在专业技能、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有待提高认知和完善自身能力。(3)对校企合作模式和内容的认知。对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办学,82.44%的学生持赞成态度,87.30%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了就业质量。85.57%的学生赞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60.17%的学生赞同引进企业入驻校园。根据调查,86.78%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3.3%的学生认为参加校企合作举办的实践活动会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68%的学生认为会增加对本领域工作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很好的锻炼了沟通和交流能力。72.7%的学生认为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实践导师对他们就业能力的指导作用更大。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有待进一步改善,从而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1.学生方面。目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优先考虑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然而,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是影响他们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一些较小的企业为了节约培养成本宁愿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调查中还发现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因素的欠缺也导致了学生就业能力的不强。
2.学校方面。首先,学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课程内容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素质能力脱节,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强。其次,部分教师无相关企业实践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指导,这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缺乏投入和规划,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狭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不健全,这些因素很难让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部分学校就业指导力度有所欠缺。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科学指导,缺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全程化和个性化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1.高职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许多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高职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期望值,培养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高职学生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对本专业的了解,建立起合理化的目標和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培养学习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高职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岗位上这种自主性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的适应工作、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同时,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强化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高职学生应该抓住大学阶段能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好机会,主动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工作、班级工作,锻炼动手、动脑、协调、交际、协作等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政府、高校通力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政府要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拓展就业平台,保证就业信息的畅通,促进学生与企业的互动,达成就业机会。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合适和专业的人才,要开设职业指导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聘能力和技巧,对学生就业实行全程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实验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相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信息和机会的同时,高校还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生见习和实习制度,组织专业教师带课题到用人单位中进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提升学生创业的意识、促进学生对人生及职业的规划,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创业素质。创业教育有利于综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事业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等,而不只是单纯的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面试水平。创业教育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克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造性、缺乏动手能力、依赖性较强的缺点。通过科学地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贾丹.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1).
[2]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慧春.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