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济渠·续西峰

2018-07-24刘俊喜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刘俊喜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如触摸名胜古堡,感触颇多。我从小好溯川问道,只是薪水寻常,还得为五斗米忙乎,那有余公潇洒,挂冠扬帆,周游世界。其实方圆居处也没全好好走过,老匆匆乎出外走马忽撒,还不如忙里偷闲近处细瞅瞅,没准儿有物外之趣。

从小生长在晋北定襄宏道镇,多旱少雨,童稚喜欢玩水,镇南不远有一大渠,春夏浇地时就来水,可以痛快玩一把,或许是最快乐的时光,但经常没水。就想找找水的源头,爸爸很忙还说有狼,总未如愿,只知道叫广济渠。

岁月多舛,光阴荏苒,一晃天命,就要奔花甲了,落脚大同。前些日子回乡探亲,车走新路,大巴向南过了原平下高速,在三家村突然看见一大渠流水潺潺,一问正是广济渠,更惊讶的说是续西峰开的。续西峰是我幼小了不得的人物,授业于晚晴举子郭岚,辛亥革命先驱。在宏道创办银行、学堂、西社村兴女学,漆郎山开矿炼铁,姑姑山挖塘引泉养鱼,使晋北风气洞开,名声大噪,得到武进士朱马午等乡绅的大力襄助。我小时就读的宏道学校就是续西峰1906年创办的新式川路学堂。1911年底率“忻代宁公团”攻克大同,牵掣满清,为“南北议和”添上筹码。1912年初大总统孙中山感慨“吾兄好义”,授予“陆军少将”军衔。续西峰又是续范亭的族兄,续范亭为抗日中山陵剖腹血谏,震惊朝野。我决定这次回乡一定要抽暇“苦旅”广济渠,实地摸摸它的来龙去脉。

发源于繁峙的滹沱河是晋北最大的河流,从忻口注入定襄境内,兜了大半个圈,过阎锡山故居进入东峪大峡谷,一溜烟窜入河北。圈内大片土地却干旱贫瘠,续西峰生于斯长于斯,清楚的很。

1912年春,续西峰率众撤回 ,就听从大营村蔚文堂建言,着手从滹沱河上游引水,开通广济渠。广济渠横跨忻、定、崞三县,几十个村落,工程费用巨大。续西峰带头出资,号召沿渠富户集资做股,各村分段全面开工。白村居上游早已有渠,白村郭姓乡绅“三星照”组织村民以“开渠毁地、破坏风水”为由竭力阻扰。开渠前,续西峰派与"三星照”粘亲的续果良前往白村协商,“三星照”不答应。各段工程相继做成,实在不能再拖了。续西峰叫续果良再去,保证渠成后,一给予白村“功德股”,不用交付股金,年年按股分红;二是白村渠道全部用方石铺底、筑堤加固;三是渠上修石桥筑石栏。考虑可谓周全,令后辈今人也难以企及。续果良和5名护兵到了村边拴好马,刚走到古庙,遂被“三星照”纠合的白村钢锹队包围,还没开口,“三星照”之子郭六举锹照续果良脑袋劈来,续果良一偏头劈在肩上,鲜血直流,顿时大乱,局势失控,随行护兵慌忙开枪,无意将郭六打死,钢锹队和村民哗然而退。续西峰一边处理善后,一边硬性派公团两个排,驻扎白村东南两头,高架两门牛腿炮,才将渠强行开通。这一事件惊动了主政山西的阎锡山,也颇感棘手。是年9月干渠开通,沿渠百姓欢呼雀跃,宏道史家响器鼓乐喧天,吹奏《大得胜》满堂喝彩。

广济渠早在北宋邱村大户尔朱氏就筹开,用水纷争及战乱,几开几废,到民国初年已荒废近二百年。滹沱河在定襄境内流经像撑开的大弓,修成的大渠如弓弦,到1920年全部建成。广济渠跨忻、定和崞三县,干渠全长120多里,石桥八座,支渠四百多里,就现在也是一项地方巨大工程,沿渠28村6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一时间"禾麻菽麦,郁郁弥望"。经后续修扩,至今定襄县40多个村庄11万亩耕地持续受益。

久传“三晋文风数二定,定襄尤数宏道镇”,续西峰创办的川路学堂,名气大,人称大学堂,走出续范亭等许多杰出人才,大大促进了宏道及周边文化兴盛和经济繁荣。宏道镇成为定襄、原平和五台县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地,誉为旱码头,史家响器、宏道诗画和神晟木雕声名显赫。然而川路学堂没找到些须遗存。

以前上坟总要路过续西峰的墓,在镇西。这天早早出宏道一路向西,徒步沿广济渠“苦旅”,刚露头的玉米地里冒出一些坟堡,颇为壮观,石桌墓碑醒目,看墓碑都是街坊叔伯婶姨,昔日那么熟悉亲切的面孔竟也作古,令人哀叹不已。走不多远终于看见了续西峰的墓,是1987年定襄县政府建的,仅一墓堡一碑,碑上书“续西峰先生之墓”,孤寂凄凄。小时就听说续西峰陵墓宏伟,文革初红卫兵掘开了,将石门石碹砌了渠坝兴修水利。沿广济渠向西过了辛安进了无畏庄,新建的石牌楼上书“广济渠边富裕村,漆郎山下人文地”,碰见一些青年人,已不知道续西峰。村南是赫赫有名的宏殿井,是定襄北部最大的水源,号称“尺二泵抽不败”,曾滔滔不绝的注入广济渠,如今残垣断壁破砖烂瓦,野蒿衰衰,早没水了,每每扼腕痛惜。离广济渠不远还有“王八”孤坟,听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还立块破碑,漠然冥冥着五百多年的含垢忍辱。

广济渠从季庄当村通过,流水潺潺,季庄是乡驻地,大村子,看看现在的城市拆迁,就知道当年拆迁开渠的艰难。想打听续西峰的故事,不敢再问年轻人,生怕说我们村没这个人。却赶上4月初一季庄漆郎爷庙会唱大戏,村北山顶有漆郎庙,庙不大也简陋,楹联却不小“漆身吞炭报君恩,伏桥如厕酬主德”。突然听到高亢响器吹进一帮人,说是漆郎爷姥姥家镇安寨的,每年都来捧场,走进漆郎庙焚香上供倒头便拜,连呼“漆郎爷保佑”,煞是热闹。说起漆郎名头可大呢,是说出“士为知己者死”千古名言的跻身春秋四大刺客之列的赫赫有名的春秋晋国刺客豫让,智伯门客,立志刺杀赵襄子,然而本事不济,竟然每每让察觉始终没有得手。为主报不了仇,甚至连自身都保护不了,又不知如何护佑他人,或许红艳的庙宇昭示忠心可化育洪荒之力。两千多年的豫让香火依然旺盛,为民请命操劳一生的百年西峰却鲜为人知。穿横山村,就看到回凤砖塔,典型佛家七级浮屠,有年头了宋代的,小时就担心倒了,还倔强立着。过于家庄,越向阳村,上了汤头村,汤头在凤凰山下有著名的温泉,到处是亮晶晶新瓦房,人们忙乎開发旅游。这时横贯定襄县的瑶三公路随着广济渠同行,就到了白村村头,有几位老者坐在石头上聊天,想了想还是别问了......

看见忻口了,滹沱河放而冲出忻口,粗壮茂盛的大柳树掩映广济渠,伸向东方。滔滔的水流,如波澜壮阔的忻口保卫战,不断在耳边回响。山坡上散落着一片羊,飘来阵阵悠扬挑逗的信天游和炫亮的鞭哨。小时很仰慕续西峰,跑去西社找寻踪迹,或以为孩子信口,没人当回事,都没找到。续西峰在兵荒马乱年间开通广济渠,兴办实业新学,富庶乡邻,惠及方圆百里。居然在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寻常脑海里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记,令人唏嘘不已。这时想到余公的名言“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回到大同,和家人说起这些,儿子说有了在网上,去年10月续西峰纪念馆续范亭纪念馆在西社落成开馆,还有续氏宗祠、三育学校,大呼后悔没去看看。又很诧异,在我探亲期间见了很多乡亲父老,竟没人提起。凑到网上赫然看到西社戏台两侧高悬“自古文风盛,惟斯才俊多”,长出一口气,奥,原来念兹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