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法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24郑玉彬张英芝马艳华
郑玉彬 张英芝 马艳华
摘要:本文从《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提出了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法,并着重从转变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以及建立学生成绩考评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177-0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第七学期进行,计划学时32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学时。目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相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法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性教学起源于德国,目前成为我国高校积极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性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特点,考虑其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围绕研究性教学法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考评机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达到既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能主动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同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本科教学满意度的目的。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更是现代教学基本理念的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主体精神的培育。教师的真正职责不在于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角色定位。教师通过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和发掘学生潜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二、研究性《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教学方案设计
研究性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性”。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1.构建课程内容模块。围绕《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本课程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实际,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个层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解重构、优化拓展,划分了理论基础、核心知识、技术工具和质量管理模式四个模块。其中理论基础模块包括质量管理的重要术语、质量管理发展史、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概述。核心知识模块包括供应商质量控制、顾客满意管理、质量策划与改进、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质量经济分析及可靠性工程。技术工具模块包括顾客满意度分析(顾客满意的调查方法、调查表的设计、信度效度分析、顾客满意评价),QC八大手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检查表、散点图、控制图、亲和图、树图),质量管理八大工具(SPC、PDCA、FMEA、DMAIC、CRM、QFD、5W2H、TQM),抽样检验,质量波动及其损失。质量管理模式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管理、卓越质量经营模式。
2.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法,但在不同课程模块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又各有侧重。(1)模块1的理论基础和模块4的质量管理模式侧重主题研讨式教学法。课前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确定若干个研讨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选的主题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和演示文稿。上课时,各小组向全班同学陈述本小组的论文内容并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和质疑,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并不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和补充。(2)模块3的技术工具侧重翻转式课堂教学法。这部分内容是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具,要求学生多练、多用,才能最终熟练掌握,所以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上讲台演示,反复练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3)模块2的核心知识侧重项目研讨式和翻转式课堂教学法。该模块是质量形成过程主要涉及的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質量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一个几乎贯串整个教学过程的来源于企业实际的项目,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顾客满意管理的理论知识对研究对象进行其顾客识别、顾客的需求识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顾客满意的调查、分析、评价,然后再利用质量策划和质量改进的相关知识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策划改进目标,提出改进策略。再根据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及质量经济性分析的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项目,在教学中采取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方式,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学生成绩考评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流于形式,学生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等问题。其中学生成绩考核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此,首先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侧重从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即每个任务结束之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学习过程和任务完成质量给出明确的评分标准,考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其次,在研究性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将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课程论文的撰写、完成任务的情况等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并严格按照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评,切莫随意修改或变更考评标准。最后,建立一套能够及时反馈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即每个任务结束之后,授课教师和学生一起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反思不足、持续提高改进的良好机制。
总之,建立一个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可以促进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修改下一轮的教学方案。
四、结束语
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价值,在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致谢:本文的研究受到吉林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17XYB018和2017XYB250)的支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王峰,吴崇珍.质量管理学中引入思辨和启发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01):61-62.
[2]任子亭,黎成,廖荣升,袁淑丹.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35(34):175-178.
[3]魏星.探索如何上好一门课——以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为例[J].亚太教育,2016,(28):297.
[4]张付英,郑辉,孟延红,薛强,马臣.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02):71-74.
[5]陈小鸿.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评价与管理[J].高教与经济,2008,(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