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2018-07-24辛勤思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反思小组合作教学效果

辛勤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生活;方法;小组合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107—01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所关心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几点建议。

一、联系生活,体现实用价值

小学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以外,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数学的实用性,单纯空洞地讲解知识,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感觉自己学的是无用的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似十分精练,实则不然。一些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引入,就好理解多了。比如,小方带了195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用了98元。问:小方该怎样付款?他还剩多少钱?学生有过类似的经验,他们大都会说小方先付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他还剩(95+2)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即195-100+2,于是,对于195-98这类的简便运算,学生就掌握得牢固了。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教材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获得较牢固的认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节内容时,教师充分创造时间、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充分直观的操作、研究和交流,揭示圆周率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重视小组合作,调动学习热情

在新课改中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优势互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高效优质地发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综合考虑所教内容的特点以及自己所带学生的实际,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务,共同探讨该知识点的认识以及运用。这样教学,才能有效地促使优生更优,“差生”变优,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

四、“教”“学”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一堂课后,教师同学生都应当进行充分的反思。在此过程中,教师了解了教学进度、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以及出现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下节课的教案进行完善;学生通过反思,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理解得不是特别透彻,需要课下再研究琢磨,以及课堂上同学的发言给自己的小启示等等。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探究以及课堂反思,以此来获得最佳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并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总结交流,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改善。教师也务必进行全面的教学反思总结,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充分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找寻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学习,实现真正课堂教学的高效。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反思小组合作教学效果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