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18-07-24秦晓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大学生

秦晓晶

摘要:“游客为本,服务至诚”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延伸和具体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是旅游院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旅游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志愿服务;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040-02

2013年,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在旅游行业大力开展践行行业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通知》,将“游客为本,服务至诚”作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旅游业健康积极发展的灵魂基石。为了使旅游院校大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服务意识,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旅游院校组织并开展了广泛的旅游志愿服务,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旅游院校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弘扬和培育需要不断地推进实践,让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旅游院校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旅游志愿服务这个实践载体,将思想价值观付诸于实践行动,更好的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旅游志愿服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旅游院校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院校的学生通过参与旅游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服务他人和社会,奉献自我,既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又提升了社会责任感,还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大学生在旅游志愿服务中,通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信友爱等精神诠释友善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获得一种高层次的道德体验感,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二)旅游志愿服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旅游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務的一部分,传承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平等、博爱、自由的理念。旅游志愿服务以进街区、进社区、进景区等“三区”为突破口,在服务过程中,能够体味人间百态,能够意识到自由、平等是推进人与人之间感情增进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片《法治中国》中谈到“要牢固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大学生在践行旅游志愿服务中能够意识到公正、法治的社会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三)旅游志愿服务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理想。“游客为本”即一切旅游工作都要以游客需求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旅游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解决的是“旅游发展为了谁”的理念问题;“服务至诚”即以最大程度的诚恳、诚信和真诚做好旅游服务工作,是旅游行业服务社会的精神内涵,是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树立的基本工作态度和应当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解决的是“旅游发展怎么做”的理念问题。践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是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对提升旅游院校大学生行业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旅游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健全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提高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的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其一,建立和健全旅游志愿者招募制度,完善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对愿意加入旅游志愿服务队伍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和注册,并及时更新招募信息,方便大学生们查找;其二,加强旅游志愿者的培训管理,根据岗位需求,对学生适时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使学生能胜任志愿者服务工作,并为旅游行业培养优秀人才;其三,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对旅游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能将服务记录进行异地对接和转移;最后,健全学校旅游志愿服务激烈机制,通过对旅游志愿者的资格认定和奖励等,调动旅游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服务意识,促使更多学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树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意识,建立以旅游志愿服务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旅游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区域实际情况,开拓旅游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力争把旅游

志愿服务活动常规化、项目化、精品化,激励和引导好广大旅游院校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中,以期建立起以旅游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达到旅游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提升培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追求转为行动自觉。

(三)推进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化,引导大学生旅游志愿服务内涵发展

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化是推进旅游志愿服务的创新举措,是提升旅游志愿服务质量的杠杆。首先,建设“以开发中心为核心、以专业团队为基础、以志愿站点为基地”的志愿项目开发体系,成为催生全区志愿服务项目的强大“开发网”;其次,全面规范项目申报和立项程序,建立“项目库”,激励培育开发出一批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旅游志愿服务项目,显著提升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能力;再次,发挥旅游志愿服务培训实践基地功能,打造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培训管理的“服务器”,提高旅游志愿服务团队专项服务技能,推进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建设;最后,完善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化的考评和奖惩,打造旅游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增强优秀项目、优秀团队、优秀志愿者的荣誉感和集聚度,更好地帮助旅游院校培育大学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2]邱秋云,李义丰.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01):108-110.

[3]肖丽琼.以旅游志愿服务品牌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大学教育,2015,(2).

[4]王丽丽,张森林.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44-47.

[5]邓斌,杨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教育全过程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4).

[6]郭彦雯,李志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现路径探析——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J].新闻世界,2015,(03):153-155.

[7]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大学生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