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路径研究
2018-07-24唐玲萍李玉娟杨丽
唐玲萍 李玉娟 杨丽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出发,设计了基于认知层面的知识培训模块、基于情感层面的自我意识培训模块,基于行为层面的技能培训模块,同时提出了每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和适用的培训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块;培训内容;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024-02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普及、广泛的移民潮、多元文化的发展、邦国概念的模糊化,整个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和联系性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增多呼唤人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时代的要求。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甚多,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指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Chen和Starosta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个相依相存的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Spizberg和Cupach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七种能力:基本能力、社交能力、社交技巧、人际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与关系能力。贾玉新则概括为基本交际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交际方略能力。胡文仲、高一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把外语教学目的分为相互关联包含的三种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理解、评价、整合、适应文化的能力)、交际能力(语篇、策略和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高一虹指出英语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扩展到目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张红玲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亟待提升
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自我文化身份模糊、国际视野狭窄、文化意识浅薄、教学目标设置偏颇、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忽略跨文化交际情景的创设、忽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难以准确达成英语教学的终级目标。根据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和探究到其中的部分原因:(1)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缺少在跨文化语境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经历,甚至一生中都难以有机会同外国人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但缺少实际交流的经验和技能。(2)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并非以文化内容为依托,而是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文化信息组织零散,缺乏系统性、关联性,英语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提升。(3)受应试思想的影响,教学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标,放弃“无用的”文化知识的补充,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学阶段尤为突出。(4)由于受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影响,部分教师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忽视了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融入。(5)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虽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标准中未将跨文化能力标准进行细化,难成依据。(6)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了解不够,并且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培训机会、缺少体验外国文化的经验。(7)由于工作、家庭、社交等事务繁忙,教师缺少了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积累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时间和经历,导致了他们缺失跨文化交际的必备知识。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培训设计
本文从Chen和Starosta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来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在不同模块中设计对应的培训内容和使用不同的培训方法。第一模块是基于认知层面的知识培训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建立跨文化交际所必需的知识库,这些知识包括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中西方相互之间的印象、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中西方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动态等。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的现状,增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显得非常有必要。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具体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的风格之强语境与弱语境、价值观与交际、时间观与交际: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空间观与交际、文化冲突与文化调适、跨文化理解和能力等。在知识培训模块,通常使用的培训方法为课堂讲授、知识讲座、阅读分享、比较分析等。第二模块则是基于情感层面的自我意识培训模块。仅仅具有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和理论还不能有效地转化成为自我意识,更谈不上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技能。然而,自我意识培训可能是较需要时间和培训技巧的一个模块。因为养成和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动机、情感,相对来说可能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自我意识培训模块的主要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包容和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文化,不厚此薄彼;具有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善于换位思考;将自己的认知看作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标准;以描述的方式而非判断的方式回应别人;愿意抛弃批判、成见或偏见;积极适应别人的文化;不论在言语交际还是非言语交际中都不违反他文化公认的准则或风俗;具有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感;能够准确并恰当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够接受他人的表达等等。案例分析、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是较为有效的培训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模块为基于行为层面的技能培训模块。前面两个模块完成了从认知到情感层面的内化和升华,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还需要相关的技能和行为将知识和情感有效地表现出来,所以技能培训强调的是:语言技能,包括自己本国的语言和其他语言;人际技能,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交往技能,形成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理解能力,理解他文化的能力,与自己文化相比较和联系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实践能力,在实际交际中应用知识、动机和技能的能力;自省能力,自觉监控和管理跨文化互动的能力;协同能力,团队协作、分享共赢的能力。目前,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较为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强调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然而却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诚然,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技能是首当其冲的,但是如果在语言技能的培训中融入文化知识和自我意识训练,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技能培训模块所使用的方法则根据不同的目标诉求而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增加跨文化交际机会是最有效的途径。
当英语教学目标从单纯的语言技能升级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这对于处于基础教学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迫切要求。希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的三模块设计,以及每个模块的主要培训内容设计以及培训方法推荐,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Chen,G.M,Starosta,W.J.(1996).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nthesis.Communication Yearbook,19:353-384.
[2]Spitzberg,B.H,Cupach,W.R.(1984).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Bervely Hills:Sage.
[3]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