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新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24杨超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历史教学

杨超

【关键词】 历史教学;时政新闻;教学设

计;南亚次大陆;印巴冲突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123—0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识记:印度国民大会党;穆斯林联盟;1947年6月,“蒙巴顿方案”的提出;1947年8月,印巴分立;三次印巴战争。

理解: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运用:了解印巴战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克什米尔问题在引发第一和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的作用;东、西巴基斯坦的特点。

归纳分析:分析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的政策以及造成的影响。以印巴分立及其产生的后果为例,指出在实行分立过程中哪些措施被历史证明是不正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民族与宗教信仰不同的居民中,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相互尊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印巴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點:印巴冲突的原因。

难点:印巴分立为什么会激化两国矛盾?

三、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展示节选自环球网《印度加速克什米尔地区一水电项目建设 印巴关系再面临考验》的时政要闻及印巴双方的升降旗仪式的视频,并提问:印巴之间的矛盾为何如此之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设问:什么是南亚次大陆?南亚次大陆的地理位置如何?(教师展示地图)

教师:回顾印度是如何变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印度独立的简史(PPT课件上展示)。

1.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设问:印巴分立的原因有哪些?除过我们刚才分析的印度人民的独立斗争,还有呢?

教师:概括地说,印巴分立的原因除了二战后印度人民的独立斗争外,英国殖民者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也很重要,另外,当时在印度还存在两大教派和两大政党的矛盾。这两大教派分别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教是印度的本土宗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主要教义是因果轮回,主要特点是种姓制度。而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印度教是多神教,而伊斯兰教徒只信仰真主安拉。印度教以牛为圣物,伊斯兰教徒则有吃牛羊肉的习惯。1885年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地主组成的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初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后来成为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力量。穆斯林联盟是1906年在英国政府鼓励下成立的一个穆斯林政党。国大党不同意与穆斯林联盟分享权力,穆盟坚持分治,要求单独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

设问:印巴分立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印巴分立有哪些影响呢?请大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试着回答。

过渡: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会引发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回答出三次印巴战争。

2. 三次印巴战争

教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填写表格中的内容(表格中包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间、目的以及结果),3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教师:展示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次大陆地图,指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设问:三次印巴战争有哪些影响呢?请大家试着从对印巴关系、对印巴实力对比、对印巴外交政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3. 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设问:结合课本128页,想一想,造成印巴之间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引导学生分析出:英国推行“分而治之”政策,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其控制,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排斥、对立,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稳定以及美苏大国的插手与干预是其主要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应尽早确定,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的启示。

4. 印巴冲突的影响

教师:通过大家前面的分析,请大家总结归纳出印巴冲突的影响。

引导学生总结出:印巴的冲突严重阻碍了两国的发展,两国进行军备竞赛,相继发展出核武器,严重威胁南亚乃至世界安全,为美苏干涉该地区事务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国家安全与中印边界领土争端影响巨大。

总结:中巴关系是全天候的友好关系,那么中巴是否会联合针对其他国家呢?展示中国商务部网站2017年3月27日的报道《中国-巴基斯坦友谊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引用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讲话中的“希望亚洲各国携手推动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共同打造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通过和平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公正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结束本课。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历史教学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