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践活动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8-07-24李明星
李明星
【关键词】 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68—01
一、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教师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的机会,如小便、洗手、吃饭、吃点心、午睡等,帮助和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一步规范和内化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树立生活自理意识,促使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如教师要求幼儿来园后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自己搬椅子坐;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脱衣服并叠放整齐,起床时自己穿衣服、穿鞋、叠被子整理床铺;进餐时要求幼儿自己端碗吃,做到碗里干净、桌面干净、地上干净,餐后自己收拾餐具和桌面;每天安排值日生负责收发餐具、整理玩具等。这样就能让幼儿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增强生活自理意识,促进自理能力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做得慢或做得不好去包办代替,要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力求让幼儿“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积累点滴经验,逐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在游戏活动中强化幼儿自理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区角游戏、角色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区角游戏可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有助于提高自理能力技能的活动材料,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这能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并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在生活区可让幼儿用餐具给小动物喂食,能培养幼儿使用餐具的能力;在操作区让幼儿给鞋子配对,能培养幼儿分辨一双鞋子左右的能力;在时装区里让幼儿换穿不同的服装从而掌握穿衣服的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提高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区角活动中提高生活技能。角色游戏让生活技能掌握于无形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掌握相应技能。如,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幼儿就要扮演爸爸妈妈给宝宝穿衣服、扣纽扣、穿裤子、穿鞋子、系鞋带等;在快乐餐厅游戏中幼儿要扮演餐厅服务员擦桌子、摆碗筷等。这些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相应的技能,久而久之提高了自理能力。
三、在表扬鼓励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赏识点滴进步,发现幼儿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并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幼儿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如在班上设置“我是好宝宝”的小红花评比栏,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入睡、穿衣穿鞋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鼓励并奖励小红花。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对于他的点滴进步都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如小班幼儿午睡自己穿衣服扣上扣子,却位置扣错了,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的独立意识,进行表扬:“真了不起,自己能扣上扣子了。”然后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会不断提高。幼儿都喜欢帮老师做事,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帮助老师整理玩具、收发图书、摆放桌椅、擦桌子等,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生活技能得到了掌握,自理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四、在家园密切配合中巩固幼儿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家庭紧密结合,达到家园一致性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家园立交桥、QQ群、微信群、家长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要求、内容、方法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研究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一致目标。坚持家园共育,让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家长在长期的互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從而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