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7-24杨玉英徐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管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

杨玉英 徐宁

【摘 要】目的: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采取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的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并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医师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医护一体化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评分为(52.25±4.02)分,器械管理评分为(53.22±4.21)分,手术质量配合评分为(40.13±6.13)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医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医护一体化;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01

随着交通业的日益发展及人口结构老龄化,骨科疾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亦促使骨科手术日益增多[1],使得关于骨科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为保证手术的成功性,医护间的配合尤为重要[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实施的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的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将不同时间段参与管理的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如下:实施前——男、女性占比各为1、29人;年年龄平均值(28.31±9.10)岁;工作年限平均值(10.12±1.25)年;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本科17人,大专10人,中专3人;依据职称对其进行划分:主管护师4人,护师15人,护士10人。实施后——男、女性占比各为2、28人;年龄平均值(29.01±9.85)岁;工作年限平均值(10.15±1.23)年;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本科17人,大专10人,中专3人;依据职称对其进行划分:主管护师4人,护师16人,护士10人。

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的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如下:

1.2.1 因素分析:本研究对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的护理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一,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工不合理;其二,专业知识不足;其三,知識更新不同步;其四,医护沟通不足;其五,器械、仪器管理缺陷[3]。

1.2.2 医护一体化管理落实:(1)成立专科手术小组,护士长依据护理人员的特征及医院,分配专科组,强化医护一体化配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2)调整排班:实施弹性排班,使得专科人员可对手术医师的手术方式及习惯熟悉,强化医护间配合,降低差错;(3)医护一体化培训:由专科医师拟定学习计划,全方位培训专科知识,以此对护士的专业水平进行全面提升,提高手术质量[4];(4)改进器械配置,更换原有的配置为专科器械配置,由专科医护人员对项目进行改善,再由医师进行修改,对配置进行优化,以此将效率提高。

1.2.3 实施、反馈: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于管理措施实施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再予以实施,以此定期检查考核直至预期效果,达到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医师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为计量数据,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医师满意度为计数数据,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实施前后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医护一体化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评分(t=13.16,p=0.01)、器械管理评分(t=16.89,p=0.01)、手术质量配合评分(t=10.51,p=0.01)均高于实施前,且医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实施前(x2=6.67,p=0.01),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手术室管理质量对于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直接影响,故提高骨科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医院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医护间默契程度降低,亦使得手术难以进行,危及患者生命。

医护一体化模式为强调医护间的配合、沟通,以此将工作效率提高,提高整体的手术质量,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疗效。本文研究数据显示,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评分为(52.25±4.02)分,器械管理评分为(53.22±4.21)分,手术质量配合评分为(40.13±6.13)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医师满意度为100.00%,均优于实施前,表明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乐秀英学者[5]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表明,医护一体化虽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但临床中还需依据院内的具体情况及患者的基本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可提高护理效果,其结论与本文研究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李红英,张慧,罗莉娜.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6):573-574.

范海燕.医护一体化策略在骨科防栓病房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4):117-119.

许丽芬,张丽华.医护一体化构建骨科防栓病房模式的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174-176.

唐炼,王萍,易疏云.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99-101.

乐秀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6):107-108.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管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思考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