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7-24周金祥
周金祥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107—01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有力助手,成为开展学习交流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自己传播知识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相结合,能让教学形式更立体化、形象化、多样化,这样就有利于充分揭示小学数学概念的含义,展现数学思维的全过程,进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思维模式
很久以来,不少家长、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数学仅仅是枯燥无味的算术训练以及无止境的代数运算,这样的论断正好反映出了平时教师在教学和考试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然而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正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和多媒体的精准计算能力相比较,能够熟练地进行算术训练与代数运算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二、利用多媒体使小学数学教学由难变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将很多难以用文字、语言以及肢体形态进行阐述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将数与形进行有机结合,将传统教学中的“静”转化为“动”,加强了学生们的直观印象,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问题,进而极大地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拥有主动求问的机会,让学生拥有讲的机会、做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地自主探究、理解以及总结,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产生随机数”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就必须得用口头语言以及肢体语言来讲解,这样教学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够用图形化的手段展示这一知识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愈发广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使得数学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使很多复杂的数学概念简单化,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理论不再难以理解,也使数学题目不再难以解答。小学数学学习无疑是极其枯燥的,所以,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很多學生一接触小学数学就感觉到很难,因此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是因为小学数学由于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语言以及非常严谨的逻辑,让很多学生不能轻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慢慢地就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实际,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例如,教学“弧度制”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研究扇形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来进行作图,通过改变圆上A点的位置来观察相关数据的变化,以明确扇形面积和弧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固定A点不动,改变圆的半径,再观察相关数据的变化,从而确定扇形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这样教学,通过立体图形的变化就可以说明一个数学道理,既生动形象,又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编辑:谢颖丽